不同降雨条件下吾隘滑坡稳定性分析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jay36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吾隘滑坡位于广西南丹县吾隘镇,其所在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向桂西北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山地丘陵地貌分布广泛,斜坡表面广泛覆盖着残坡积土。桂西北是广西滑坡频发的地区,其主要发生在连续阴雨、暴雨的时段。而针对南丹县地区降雨型滑坡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通过对吾隘滑坡的研究,既可以排除其对周边群众的安全威胁,还可以为其所在区类似滑坡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本文以吾隘滑坡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野外踏勘以及钻探;查明了滑坡的边界、形态及规模特征、滑坡体结构特征及其变形特征;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以及室内试验分析;对滑坡的变形演化机制及变形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运用极限平衡法及有限差分法,对在降雨条件下的吾隘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以及应力应变分析。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1)现场勘查表明:吾隘滑坡地处低山沟谷地貌,坡度较陡,存在两处较明显的滑塌,且在滑坡中后缘有明显的拉张裂缝。(2)通过钻探,查明了滑坡的地层以及物质组成。进行了原位双环试验,测得了滑体土的渗透性,属于中等透水。而下伏基岩为弱透水的砂质泥岩,其起到相对隔水的作用,这有利于地下水在滑体内富集,这对滑坡稳定性不利。(3)针对当地气候条件,考虑了不同降雨条件,对吾隘滑坡地下水与负孔隙水压力进行了分析,得出:(1)降雨强度越大,相同时间内滑坡体地下水位上升越快,负孔隙水压力减小的越快,负孔隙水压力等值线弯曲程度越大;(2)同一降雨强度下,随着降雨历时增大,滑坡体的负孔隙水压力逐渐小,地下水位逐渐抬升;(3)在相同总降雨量下,雨强小、历时长的降雨,更加充分地渗透到滑坡体内;而雨强大、历时短的降雨,在靠近坡体表面形成暂态饱和区,降雨不能充分入渗坡体;(4)降雨停止后,渗入滑坡体的雨水以及地表积水还在向坡体内运移,在一定时间内,地下水位还会缓慢抬升,坡体内的负孔隙水压力也会逐渐减小,之后,随着地下水的排泄,坡体内的地下水会缓慢恢复到初始状态。(4)基于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对不同降雨条件下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1)48小时内,雨强越大,滑坡体稳定性系数降幅越大,下降速率也越快;(2)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滑坡体的稳定性系数逐渐减小,达到一定时间后,滑坡体处于欠稳定的状态;(3)相同总降雨量下,雨强小、历时长的降雨对滑坡体稳定性更加不利;(4)在降雨期间和降雨停止后一天内,吾隘滑坡的稳定性系数呈递减的趋势。降雨停止后一天时,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降雨停止3天后,吾隘滑坡的稳定性系数缓慢回升。(5)考虑了天然状态及降雨条件,对吾隘滑坡的变形与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出:在天然状态下,吾隘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降雨条件下发生缓慢滑动,拉动后缘变形,并挤压前缘,这与现场调查情况有较好的一致性。
其他文献
喀斯特山区是中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区内的植被极易发生退化,且退化后难以恢复。论文采用逐步多元回归、相关性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探讨了黔桂喀斯特山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NDVI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2—2015年研究区气候变化呈现暖湿化趋势,但变化并不显著,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变化分别介于-15.6~25.6mm/a和-0.08~0.06℃/a之间,年均增速分别为7.9 mm/a和0.000 35
随着真空灭弧室产品市场容量的逐年增加,产品的品牌价值愈发重要.为了保护生产企业信誉、保证消费者的利益,研发设计一套基于产品制造信息验证、单件号算法加密的数字防伪信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决定了自然语言作为人机交互的必然趋势,所以本文初步探讨了如何在机械设计领域内应用自然语言理解技术,使计算机可以理解用户用自然语言表达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当代工程建筑中属于重点、热点话题,在许多的新修建筑当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且必要,属于构建一种人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绿色节能施工
本文以查干凹陷西部次凹带巴润中央构造带下白垩统的油藏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地质、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以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西部次凹带的烃源岩、中央构造带的储层
本文主要依据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成岩作用和储层地质学的理论,以野外剖面和钻井岩心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野外、室内和现代测试手段的研究方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川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