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风灾迹地生态恢复过程中的群落动态和竞争研究

来源 :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hberthirs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本文对缙云山风灾迹地森林群落在11年恢复过程中的幼苗动态、群落结构、植物物种组成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恢复的前2年,马尾松、大头茶的幼苗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川灰木、小叶栲的幼苗,其他树种的幼苗较少;恢复后的第8年,川灰木、小叶栲和其他树种的幼苗增加,马尾松和大头茶的幼苗减少;恢复后的第11年,川灰木、小叶栲和其他常绿阔叶树种的幼苗占优势,林下无马尾松幼苗,大头茶的幼苗也较少。2)群落的垂直结构日益明显,群落的水平结构指标盖度、密度和胸面积都有大幅度增加。3)群落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增加,生态优势度降低,群落向着复杂化、多层化的常绿阔叶林方向发展。 2.本文研究了缙云山风灾前与恢复11年后群落结构的比较,结果表明:1)风灾前群落的垂直结构明显,恢复11年后的群落垂直结构不明显。灌木层大致相同草本层和层外植物都较少。2)生活型基本相同,都以常绿高位芽植物为主。3)群落的种类组成大致相同,主要是樟科、山毛榉科、山茶科及松科等。风灾前为针阔混交林,建群种为马尾松。恢复11年后为常绿阔叶林,建群种为小叶栲。 3.采用Hegyi提出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缙云山风灾迹地生态重建过程中主要优势种四川大头茶、川灰木、小叶栲、马尾松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1)对象木种内竞争较其伴生树种间的竞争剧烈。2)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胸径呈幂函数关系。3)对象木的生长速度与竞争指数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4.对缙云山风灾迹地生态恢复过程中的优势种群动态的研究,并对优势种群动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优势种群的竟争中,小叶拷将获胜。群落向常绿阔叶林的顶极群落方向演替,小叶拷将成为顶极群落的建群种。
其他文献
随着高性能计算应用需求的大量涌现和微处理器设计水平的日益提高,微处理器多线程技术和片上多处理器系统已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此背景下,Sun公司发布了开源的64位多核多
p38信号通路是一条在进化上十分保守的应激反应通路,在众多生理和病理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38在受到不同的刺激时,可以被短暂地或持续性地激活,取决于其受到的刺激的种类及环境。我们发现,p38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被持续性激活(本文中p38特指p38α)。然而,这种持续性激活的生理功能及意义是未知的。通过对一个近300个共转录因子组成的共转录因子库的筛选,我们首先确定了CRTC2是p38下游的一个底物
学位
随着非接触式智能卡技术的日益发展与成熟,非接触式智能卡,尤其是CPU卡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拥有广泛的市场前景。本文设计的模拟电路就是为非接触式智能卡提供模拟前端的解决
学位
振荡器作为频率选择元件被广泛用于消费、通信、工业、汽车等电子领域,而MEMS振荡器凭借其在体积、重量、功耗、可靠性、灵敏度等方面的优势,加之易于集成,更加稳定,成本更低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