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与腿式机器人综合性能测试平台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_Che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轮作为行驶车辆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直接影响车辆的运动性能和地形适应性,当穿越特殊复杂地形时车轮的结构参数更为重要,月球探测车需要具有优良的越障能力以适应覆盖松软月壤、地形复杂的月球表面。对于极端复杂地形,腿式机器人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开链腿式机构自由度多,地形适应性强,足端轨迹具有多样性。针对轮式和腿式机构移动、越障等需求,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工况的轮地相互作用测试系统和腿式机器人跑跳测试系统的复合综合性能测试平台。首先,对测试平台机械部分进行整体设计,提出三个方案进行比较选择,确定车轮数据测量方式、整体系统布置和模式切换方式。通过Matlab对比分析Bekker模型、Wong-Reece模型理论结果,得到多种尺寸车轮与地面相互作用的力学数据,为驱动系统选型、机械结构强度设计提供依据。提出一种八杆十副的单自由度闭链机构实现辅助腿式机器人单腿跳跃,完成机构杆长参数优化,有效模拟被试腿竖直弹跳地状态。其次,基于Adams建立测试平台刚体动力学模型,基于Edem建立月壤和机械结构之间的接触力学模型,通过Adams和Edem联合仿真搭建轮壤接触动力学模型。单轮测试完成地面重力车轮硬地面接触、月面重力车轮硬地面接触和地面重力下的车轮月壤纯滑转接触、车轮月壤零滑转接触共四种工况的仿真。单腿测试完成被试腿最大负载和最大跳跃高度下的弹跳仿真。收集摆动悬臂的冲击力数据,为工程化设计提供参考。然后,基于测试平台总体设计方案、地面力学计算参数和单轮、单腿仿真结果数据,完成测试平台中单轮测试系统、单腿测试系统、中央转动升降系统和槽体系统的工程化设计,对机械部分进行设计建模,完成驱动系统的选型和机械部分的有限元分析和强度校核。最后,基于机械设计和仿真结果确定扭矩传感器、三维力传感器、测距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的选型和信号输出方式,完成信号线、电源线布置方式和工控机数据采集、汇总方式,制定连续滑转率和固定滑转率测试方案,完成测试平台测控系统方案设计。
其他文献
节约资源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交通委也已提出了交通强国、节支降耗、绿色环保的发展战略,车辆轻量化大势所趋。制动盘作为车辆簧下重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轻量化效果明显。高热耗散结构设计和轻量化材料是实现制动盘减重的主要途径。城轨列车制动频繁,钢铁制动盘的制动热量累积以及由此诱发的热损伤明显。本文以南京某线路地铁列车拟采用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为工程依托,通过热-流-固耦合与试验结合的方式,开展制动盘的高热耗散结
列车通信网络是对列车上各种智能化车载设备进行信息传输的数据通信网络,是整列车实现信息共享、控制功能、监测诊断的基础,如果列车通信网络发生故障将会对列车的安全运行产生严重威胁。现阶段,针对列车通信网络的健康状态评估通常是采用便携式协议分析装置采集MVB网络物理波形,并传输到上位机上进行数据分析和健康评估。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当列车处于检修阶段时才能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无法在列车处于运行状态时对网络健康
我国的制造业正逐步从“制造”到“智造”转变,新提出的“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为我国的工业智能化指明了方向。数控折弯机是一种完成板料精确成型的数控机床通用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重要生产领域。目前,数控折弯机工作发生故障后,仍是以报警、停机为主,缺乏有效的运行监测机制。利用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技术对折弯机进行数字建模,分析其工作过程
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是山岭隧道的重要技术课题。地形地貌环境复杂的大埋深隧道设计施工时,一般优先采用增加横洞进行正洞施工的对接贯通方案,达到快速施工目的。在高地应力片状岩体条件下,对接施工方向与层理面的相对几何关系对隧道变形和支护受力有显著影响。为了提高对接贯通施工安全性,将层理面倾角、走向等的影响作为合理确定贯通施工方案的评价因素,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以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为工程依托,研究长大隧
当前,碳排放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和关键环节。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型供用电的直流化,直流微网是未来重要的组网方式之一。双向DC-DC变换器作为储能系统与直流微网的接口,对整个微网系统性能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双向DC-DC变换器中,四开关变换器具有电压应力低、输入输出同极性、既可升压又可降压等特点,相
随着物流产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道路中的物流配送车辆不断增多,车辆的配送行为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特征。基于轨迹数据对物流车辆的配送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可以真实地反映城市物流配送现状,同时帮助物流企业更好地监控车辆配送行为,高效配置各类物流资源,解决城市物流设施布局分散及功能不明确等问题,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本文基于物流配送车辆的轨迹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及聚类算法等方法
近几年,轨道交通列车事故时常发生,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甚至给国家、社会带来巨大损失。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转向架构架和钢轨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转向架承载着整个车辆自身的重量还有乘客或者货物的重量,更是车辆沿轨道正常运行的走行部件。钢轨是铁路轨道的主要组成部件,在引导着车辆前进的同时承受着整个车辆的重量以及运行时巨大的冲击压力。如果转向架和钢轨中产生的裂纹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行车安全事故。因
随着现代城市区域地铁网络化进程的快速拓展,实际运营中往往出现由于不妥的换乘设计和突增的换乘客流导致地铁乘客换乘体验欠佳等问题。因此,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运营管理来改善地铁乘客的换乘感受,提高地铁系统的换乘服务水平,成为运营方亟需关注并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地铁乘客的角度出发,对影响乘客换乘感受的因素进行深入解析探究,进而为地铁运营方制定满足乘客需求的换乘服务改善方案提供理论分析依据与实践操作参考。鉴于季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