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1抑制剂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sfyturn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是核移植、转基因动物等胚胎工程技术的基础和关键技术环节之一。虽然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由于卵母细胞体内外生长发育的生理环境不同,导致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效率远低于体内成熟。CK1是细胞有丝分裂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激酶,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本研究探讨了 CK1的抑制剂D4476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便为完善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体系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探讨了 D4476对牛COCs的卵丘细胞扩展、体外成熟及其随后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黄牛COCs经含不同浓度D4476(0、2、5、10、20μmol/L)的成熟培养液培养 24h后,2μmol/L 和 5μmol/L D4476处理组的卵丘细胞扩展平均分值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2.57、2.67vs2.68,P>0.05),而 10μmol/L、20μmol/LD4476 处理组的卵丘细胞扩展平均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1.92、1.26 vs2.68,P<0.05);5 μmol/L和10 μmol/LD4476处理组的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0.15%、73.94%vs 53.65%,P<0.05),2μmol/L 和 20μmol/L D4476处理组的卵母细胞成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62.77%、67.85%vs 53.65%,P>0.05)。各成熟培养处理组的卵母细胞经体外受精后发现,2 μmol/L和5 μmol/L D4476处理组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分裂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70.90%、73.52%vs 69.43%,P>0.05),10 μmol/L和20 μmol/L D4476处理组的分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9.17%、48.57%vs69.43%,P<0.05);2μmol/L、5μmol/L和 10μmol/LD4476处理组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0.05%、28.00%、19.72%vs 15.67%,P<0.05),20μmol/LD4476处理组的囊胚发育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14.71%vs 15.67%,P>0.05)。其次,探讨了 D4476影响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率的作用机制。实时荧光定量PCR和PI染色检测分析发现,5 μmol/LD4476处理组的卵母细胞CK1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但对卵母细胞核形态没有影响;Wnt信号相关基因β-catenin和Cx43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TCF-4的表达显著提高(P<0.05)。5 μmol/LD4476处理组的卵丘细胞凋亡基因Bad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Wnt信号相关基因β-catenin、Cx43和TCF-4,增殖基因CTSB和MAPK,扩展基因PTGS-2、PTX-3和TGS-6,凋亡基因Bax以及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5μmol/LD4476处理组的卵丘细胞Cx43蛋白表达在体外成熟过程中下降,在成熟后升高。以上结果表明,成熟培养液中添加5 μmol/LD4476能够提高黄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率及其随后的胚胎发育能力,这一作用可能是D4476抑制了参与卵母细胞自发减数分裂的CK1的表达,提高核内转录辅助因子TCF-4的表达;同时,模拟Wnt信号,促进卵丘细胞的增殖、扩展,延缓卵丘细胞的凋亡而实现。
其他文献
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之际,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近40年的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工程师红利”。“工程师红利”的出现,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开始质的飞跃。
报纸
融资租赁对于促进资金流通、刺激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出租人与承租人在融资租赁关系中均面临着巨大的商业风险和竞争压力。一方进入破产程序后,对于租期尚未届满的融资
基于基坑工程受勘察设计、荷载条件及施工环境复杂性的影响较大,重点介绍深基坑工程在克服地质复杂、土质较差、工期紧及多雨季节等多重困难下的施工技术。
单晶硅和太阳能电池多晶硅都需要将硅锭用金属丝和碳化硅粉研磨切割成硅片,在切割过程中有约43%的硅被研磨成粉末进入切割料浆中,如果能将这部分Si回收利用,意义很大。本文对
通过利润分配获取投资回报是股东投资的动因,也是股东的固有权利。《公司法》在利润分配问题上采取一元分配模式,即将利润分配决策权完全交由股东会,由其按照资本多数决原则
对虾因其鲜美可口且富含各种营养成分而深受全球消费者喜爱,但近年来关于对虾所引发的食物过敏案例不容忽视,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了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中国对虾中主要过敏原原肌球蛋白为实验对象,利用人源性肥大细胞和Balb/c小鼠模型全面评价酶交联技术对中国对虾中原肌球蛋白致敏性的影响,并探究酶交联技术对原肌球蛋白结构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从中国对虾中提取纯化原肌球蛋白(tropomy
为建立快速分析方法,本文通过试验确立了仪器测定条件,并根据锌铝硅合金锭产品标准,首先研制梯度合理分布的系列标准样品,并在X射线荧光仪上拟合出铝、硅、稀土三元素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