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七是我国特色中药材,其农药使用与残留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建立了三七中多种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方法,并研究了不同农药在三七加工过程中的迁移规律,为膳食风险评估和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本论文研究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建立了干三七花和根中13种农药的残留分析方法,在QuEChERS前处理方法中,确定先加入5mL水浸润再提取,三七花提取液选择5mgMWCNTs和50mgPSA净化材料组合净化,三七根提取液选择5mgMWCNTs和25mgPSA净化材料组合净化,并结合LC-MS/MS检测。13种农药的添加回收率在80%-1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小于18%,定量限在2μg/kg-10μg/kg范围内。论文第二部分是将该方法应用于干燥三七花和根各20批样品中的农药残留检测。所有样品均检出农药残留,两种基质中农药种类检出最频繁的都为嘧霉胺和烯酰吗啉,检出率为90%。三唑类杀菌剂平均残留量也相对较高。三七花中的13种农药的平均残留量都比其在三七根中的多。论文第三部分进行了新鲜三七根干燥、三七生粉炮制熟三七的试验并评价了这些操作的加工因子,设计了时间、温度两个浸泡条件的析闵实验。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中农药的加工因子在2.44-3.26之间,残衍浓度均表现为升高;炮制熟三七过程中,嘧霉胺、二唑酮和吡唑醚菌酯的去除率分别是46%、36%和76%,其余农药残留水平变化不大;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浸泡下,三七花和根中13种农药的浸泡系数分别在3%-87%和4%-36%之间,农药的浸泡系数与农药logP值呈负相关的关系,即浸泡系数随logP值的增大而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