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把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引入PPP项目,对于增加公共产品提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提高社会资本参与度等都具有积极意义。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文件从而开启了公共基础设施领域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资产证券化方式可以为PPP项目的快速发展提供长期资本的支持,而且还可以实现PPP项目的再融资,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把PPP项目建设产生的沉淀资产转化为流动性高的标准化证券资产,既盘活了存量资产,又可以更直接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对地方政府来说,通过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可以创新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利用私人资本的高效率,创新性,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点,而且可以降低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的杠杆率。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可以实现长期资金对接长期项目,解决金融市场高杠杆率的问题,化解金融工具期限错配风险,可以加强金融资本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个人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公募基金、企业年金等方式,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论文通过文献阅读,研究公共产品提供理论,基础设施可销售理论,从源头上分析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收费收益权基础资产的来源,政府通过特许经营协议,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的提供。对于公共产品的提供,PPP(公私合作)模式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融资、运营的机制。PPP项目收益机制包括由消费者付费、政府对项目运营资金缺口的补助、由政府付费购买服务的三种回报机制,使得PPP模式下基础设施的运营权,具备了资产证券化原理中对于基础资产现金流的稳定、可预期的要求。 接着论文探讨将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应用于PPP项目中,通过对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的研究,结合证监会、交易所,基金业协会关于资产证券化的指引文件,设计出了一套通用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方案,该方案适用于规范运行的PPP项目进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对于PPP项目公司具有指导意义。 最后,通过上述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结合沂南县集中供热PPP项目,按照项目实际,对于供热收费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的适宜性做出分析,根据企业资料对现金流做出分析,对于交易结构进行设计,形成了一套可行的资产证券化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评述,指出了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应用的现实意义,并对方案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做出了分析,对于未来其他PPP项目利用资产证券化进行融资,对管理者有指导意义,对项目的推进有较强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