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锌元素及酶活性与华北落叶松抗逆性的研究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kerems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以华北落叶松3年生换床苗为材料,四种不同处理下苗木体内SOD酶、PPO酶活性及各营养元素(Cu、Zn、Mg、K、Ca、Fe)含量年变化动态与华北落叶松抗逆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SOD酶与华北落叶松抗逆性密切相关,苗木经铜锌互作后SOD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锌通过间接作用促进铜对SOD酶的作用,从而提高铜锌互作效应;(2)PPO酶有助于华北落叶松抗寒性提高及苗木生长,PPO酶活性的变化与Cu含量变化有关,锌间接影响着PPO酶活性的变化,经铜处理或铜、锌互作后PPO酶活性增加;(3)铜处理、铜锌互作可增加各器官中Cu元素含量,而锌处理、铜锌互作则可增加各器官中Zn元素含量;(4)Cu、Zn元素含量与华北落叶松的生长及抗逆性呈正相关;(5)Mg、K、Ca、Fe元素含量都与华北落叶松树高生长呈正相关,是华北落叶松生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6)不同处理对Mg、K、Ca、Fe营养元素含量影响无一定规律。
其他文献
基于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1H-NMR代谢组学技术,探讨还阳参抗炎作用机制.该研究给予雄性SD大鼠水提取物(2.5 g·kg-1)、醋酸地塞米松(6.25×10-4 g·kg-1),连续1周,采用
以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川西獐牙菜Swertia mussotii全草为原料,采用醇提,正丁醇萃取,制备型液相色谱法分离,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纯化而得到獐牙菜醇苷样品.用红外、紫外、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天然药物进入我国,面临着与其他中药共同使用而没有中药药性的问题,开展对国外天然植物资源的中药化研究,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医药原创特色的
玉米是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的世界第三大作物。在我国,玉米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也很广,是我国北方和西南山区及其它旱谷地区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土壤缺磷是限制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筛选和培育具有高效吸收和利用磷的玉米品种可以有效解决土壤缺磷的问题。本研究采用cDNA-SRAP技术在转录组水平上进行磷胁迫下玉米基因差异表达的分析,以期为深入了解玉米的磷胁迫应激反应奠定基础。主要研究
何首乌为常用中药,在临床治疗和日常保健中使用广泛,但近年来屡见有肝损伤报道,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部分含何首乌和首乌藤制剂肝损伤风险已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多次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