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虑”作为人特有的一种情绪体验,是心理学家历来普遍关注的研究对象。20世纪60年代中期,语言教学研究者注意到焦虑也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感变量,同时焦虑对语言听、说、读、写等分项技能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听由于信息呈现的线性和时效性特点,要求语言学习者具备语言的瞬时感应能力。可是由于多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更多地重视阅读能力和语法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听觉能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听力能力的训练,音义整合能力差,自动化程度不高。两者之间的矛盾造成听力理解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较高程度的焦虑情绪;同时焦虑情绪的存在又反作用于听力理解,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倍感挫折和沮丧,纵有提高听力能力的渴望,却常慨叹听力水平的裹足不前。综观有关听力焦虑的研究,相关资料并不多见,而通过降低焦虑程度提高听力教学效果又颇具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于是本文选择了高职英语听力理解中的焦虑问题作为选题进行研究。 论文首先回顾了心理学家和语言教学理论家关于焦虑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焦虑的成因及本质、焦虑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对听力焦虑加以界定,同时根据听力理解的特点指出,高职英语学生存在较高程度听力焦虑的可能性,以及降低听力焦虑程度的必要性。论文接着向荆门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育专业大二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了听力摸底考试,借助SPSS 11.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发现高职英语听力焦虑程度普遍较高,听力焦虑程度与听力成绩呈中度负相关。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论文还找出了导致学生较高程度听力焦虑的主要原因。它们是:消极的听力自我概念、理解困难的听力材料、惧怕负评价和缺乏模糊容忍度。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降低焦虑改进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五项原则。它们是:引导认知重估;加强听力学习方法指导力度;鼓励大量听力实践;因“才”选“材”和创设安全的谋堂环境。 论文接着贯彻上述原则进行了两个听力教学实验。实验一的结果表明:焦虑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运用心理疗法的确有效;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