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室内空间题材绘画不单是艺术家们对生活风俗的写照,而是艺术家们表达自己思想观念和艺术主张的载体。自19世纪末,艺术家越来越多的将室内空间作为载体,来表达艺术家主体的个人精神与艺术思想。一方面艺术家通过以“室内”这一空间为载体对绘画中的三维空间重新认识、理解进行解构,从而构建具有主观艺术思想的画面空间,另一方面艺术家通过“室内空间”这一场景来表达艺术家自己对历史、社会、政治的认识与思考。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洲、美国等地的画坛中逐渐产生了一种区别于传统的绘画风格,艺术家们开始消减绘画中的技法、结构,从而发展成更为大胆的自由表现的绘画。绘画艺术又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当中,架上绘画开始复兴。在经过漫长的艺术发展,当代艺术家们对社会、历史、政治以其独到的视角和理解表现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绘画作品的主题、题材与表现方式更为多样化。此时,“室内空间”也越来越出现在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中,成为艺术家们所表达艺术观念的载体。通过对大量的当代艺术家及其绘画作品的特征及思想观念整理分析后,室内空间作品大致分成四类:重新建构的室内空间,特点为颠覆西方传统绘画中的三维空间,按照自己主观意识将室内空间场景拆解进行重构,以体现艺术家的艺术主张;叙事的室内空间,艺术家将不同时间发生的故事放入同一室内空间中,以此来体现艺术作品中的叙事性;回忆的室内空间,此类艺术家将室内空间场景作为记忆中或历史的一种符号来表达主体的艺术思想;隐喻的室内空间,这类艺术家作品当中的室内空间往往晦涩难懂,但其实这是艺术家以个人视角对社会、历史、以及政治的隐喻。通过艺术家的个案研究,整理与分析了“室内空间”这一题材是如何成为艺术家表达自我艺术观点的载体。以此帮助我对以室内空间为载体所表达的思想观念、艺术主张、精神表达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这也对我在以室内空间为题材的绘画创作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与鉴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