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品牌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实力的耦合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事实上,旅游地竞争就是旅游产业的竞争,而地区旅游业能否保持长期竞争优势,从长远来看,则是旅游品牌的竞争。旅游品牌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决定旅游目的地产业综合实力的关键性要素之一;旅游产业综合实力是目的地旅游业发展现状的表征,其发展程度也为旅游品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必要条件。如何实现两者的互动耦合及协调发展,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的大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已成为浙江最具活力与潜力的第三产业。就省域范围而言,浙江省整体旅游品牌创新能力和产业综合实力均处于全国前列,但各地区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因此,本文选取了浙江省为例,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基于国内外学术研究成果,首先对旅游品牌创新能力和旅游产业综合实力的概念分别进行了界定,并梳理了比较优势论、创新扩散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等相关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旅游品牌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运用加权求和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合相关的打分分值,对浙江省11个地市的旅游品牌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将结果划分为四个梯队,再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比较其空间差异性。此外,在系统性、科学性和操作性原则的指导下,形成省域旅游产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SPSS等数理统计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浙江省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得到相应的四个等级,并结合Arcgis空间分析得到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  在定量测定浙江省旅游品牌创新能力差异和评价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差异的基础上,对这两者进行叠加对应分析,借鉴系统耦合理论,建立耦合判断模型,得出各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及同步性,并分别划分为高度耦合协调型、中度耦合协调型和低度耦合协调型,且辅之以空间分析。通过研究两者的互动机制,旅游品牌创新能力作用于旅游产业综合实力,而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对旅游品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反馈,进而提出了协同发展策略,为区域品牌创新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预测未来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鲁中山地北麓地区位于山东半岛,广泛分布有厚度不等的黄土堆积,出露较为典型的属青州傅家庄的黄土序列,此前众多学者对山东半岛不同地区的黄土分别做过不同程度的研究,研究手段多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新时期的重要任务。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成为影响岩溶地下河中有机质来源的重要因素,同时大量的研究证明,DIC(溶解无机碳,包括CO2(aq)、HCO3-,CO32-,主要是pH在7~9的HCO3-)通过水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