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基本农田划定及其管护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z06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实现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是必然的选择。但是过去只简单的强调耕地的数量管理,而忽视了耕地质量变化对耕地生产能力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耕地保护研究的不断深化,对耕地保护的观念也在不断的转变,现在的耕地管理模式已经从以往的只注重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双重管理方面转变,认识到只有耕地的数量和质量都抓好了,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才不会降低。基本农田是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基础,保护基本农田就成了耕地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形势不容乐观,主要存在有:基本农田数量保护力度不够,质量保护被忽视现象严重,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等问题。因此,研究科学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和科学高效的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管理方法对于应对上述基本农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本文以耕地的综合质量为主线,对耕地入选基本农田,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管理以及基本农田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以南通市海安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论文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第一部分对基本农田保护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了介绍,明确了基本农田划定的理论依据,并由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体系中分析得知县级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是我国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关键和纽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县级基本农田保护。第二部分依据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内容和程序确定了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的技术关键,主要包括:基本农田需求量预测、基本农田数量指标分解、和基本农田空间定位等方面,并对其科学解决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基本农田需求量的预测中要考虑到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饮食差异带来的粮食需求量变化;基本农田数量指标分解应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定,尽量避免片面主观的行政决定;基本农田空间定位则是一个复杂过程,包括耕地质量综合排序、耕地入选基本农田以及实现空间定位三个相关联的部分,其中耕地质量综合排序直接影响耕地入选结果,是基本农田定位过程的基础和关键。第三部分依据提高管理效率、加强数量与质量双重管理的耕地保护政策,本文对基本农田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和监测内容以及基本农田占补平衡考核标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对基本农田的网络化管理进行的初步的功能设计。第四部分为县级基本农田划定及其管护措施的实证研究。以南通市海安县为例,分别对海安县的基本农田需求量、基本农田数量指标分解以及基本农田的空间定位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耕地质量综合排序结果和耕地的粮食单产能力构建了基本农田占补平衡考核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科学的划定方法能保证优质高产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以粮食生产能力为占补平衡考核的标准能够保证本行政区域内的粮食安全。
其他文献
在语言学界,冗余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它是语言的一种内在属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语音,形态和语义等,并已被证实为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的固有特征。基于前人的研究
期刊
本报讯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与国家纳米中心合作,在对中国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一种罕见类型——先天性铁粒幼细胞性贫血(Congenital SideroblasticAnemia,CSA)患者的研究中,
报纸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
停车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共同面对的难题。车辆保有量迅速增长,静态交通空间严重不足且建设滞后,车辆停放逐渐侵占其他用地,城市的环境、景观问题随之日益严重。本文针对目
二战后的日本笼罩在西方的主流思想和流行文化影响的阴影中,物派艺术家为了找回自我身份意识和价值,开始大量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汲取养分,以避开被他者文化所覆盖的现实,开
"高考工厂"模式反映社会底层的教育焦虑。在阶层固化趋势日益凸显的背景下,社会底层向上流动愈发困难,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竞争日益激烈,多样化高考招生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
分析了恒压变量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和机能,利用AMESim的液压机械信号库建立该型恒压变量柱塞泵的仿真模型,根据恒压变量柱塞泵实际的结构与尺寸设置仿真模型的各个参数,对恒压
随着我国西北部大型火电基地的形成和西南部巨型水电基地的建设,更需建设跨区域、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的国家级特高压骨干电网。建设由百万伏级交流电网组成的国家级特高
20世纪初,蔡元培为挽救民族危亡,匡正时世,开启民智,从"教育救国"的宗旨出发,把美育列入新式教育之中,并对美育的特性、功能、实施等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文章通过对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