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正式通过了《巴黎协定》,在这个协定里,中国预测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且自主承诺尽早迎接这一峰值的到来。这给节省能源进而减排温室气体的全面布局工作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尽管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已经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由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内在特点,比如,在项目准备前期,投资者需要筹集较多的资金;在投资过程中,他们又需要等待较长的资金回笼时间;在工程落实后,参与者还要应对众多的节能效益分享影响因素等,作为整个项目的关键性筹划者,节能服务公司在此过程中往往承担着绝大部分的融资风险。然而节能服务公司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他们整体规模相对较小、缺少抵押担保,这就导致了申请商业贷款的难度相当大。全球范围内的各节能服务公司在实际进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对同样的问题——融资风险和融资困难。本文针对碳排放峰值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融资风险进行评价研究,主要以项目融资理论、合同能源管理运作模式、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和风险理论为研究基础。本文在分析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了碳排放峰值目标对其融资风险的影响。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利用工作流程分解法对考虑碳排放峰值目标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风险进行识别,发现五个影响因素:节能服务公司自身风险、政策风险、金融风险、市场风险、用能单位风险;除此之外,文章还解构了这五大风险,并分别得到各自的风险子因素。二是根据识别出的风险要素,基于指标的设定原则,建立起指标评价体系,并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三是考虑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风险的特点,选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合理构建碳排放峰值目标下的项目融资风险评价模型;针对碳排放峰值目标下的某发电公司余热回收节能改造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其融资风险为中等,依据该评价结果,结合节能服务公司的风险偏好进行项目决策,以期做出科学判断。本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考虑到碳排放峰值目标,对新背景下影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风险的本质因素进行深入探索。在分析方法上,采用了系统分析、访谈、统计学、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