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分类型对油松组成抗性的影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uyantong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河北承德黄土梁子林区自然状态下的油松纯林和山杏-油松混交林以及油松毛虫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理生化分析方法对生长季不同林分类型内的油松针叶6种生化物质(蛋白质、可溶性糖、还原糖、粗脂肪、单宁、总酚)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用不同林分类型内的油松针叶室内饲养油松毛虫一个世代,分析了油松针叶生化物质含量变化和林分类型对油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了林分类型对油松组成抗性影响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油松毛虫取食不同林分类型的油松针叶后,对幼虫的种群参数有着明显的影响。油松毛虫饲养结果表明,取食混交林内油松针叶会延长油松毛虫的发育历期,使得幼虫的体重和蛹重减轻,取食量和排粪量下降,对食物的消耗和利用指数和化蛹率降低,死亡率升高,产卵量减少。表明在林分类型的影响下混交林较纯林的抗虫性明显增强。(2)对不同时间纯林和混交林内油松针叶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5-7月两种林分类型油松针叶内蛋白质含量变化表现出一致性,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有着不同的变化。5月初纯林和混交林针叶内蛋白质含量都为最高,纯林针叶内可溶性糖含量和混交林针叶内还原糖含量为最低,而且混交林针叶内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比纯林高,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纯林。6月纯林油松针叶内的蛋白质和还原糖含量均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而混交林针叶内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但还原糖含量达到最高。7月初两种林分类型油松针叶内的3种营养物质含量均下降至最低。表明林分类型可显著影响油松针叶内营养物质的含量。(3)对不同时间纯林和混交林内油松针叶次生性化学物质含量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5-7月两种林分类型油松针叶内次生物质含量呈现出波动变化。5月初混交林油松针叶内粗脂肪和单宁含量比纯林略高,总酚含量比纯林略低。6月初纯林中油松针叶内的单宁、总酚和粗脂肪含量均升高;而混交林油松针叶内只有总酚含量升高,粗脂肪和单宁含量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纯林针叶中的单宁、总酚和粗脂肪含量均高于混交林。7月初纯林油松针叶内单宁、总酚和粗脂肪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混交林油松针叶内单宁和总酚含量也有所下降,但粗脂肪含量有所升高,并且粗脂肪和总酚含量比纯林高。表明林分类型可影响油松针叶内次生物质含量的变化。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EST-SSR和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簕竹属和牡竹属的45个竹种或变型进行基因组多态性分析,在DPS9.5软件中,统计扩增产物来计算Jaccard遗传距离,以NeiLi最短距离法
菊花是我国传统名花,被广泛应用于切花、盆栽以及园林绿化。本试验用菊花苗“神马”嫁接菊科蒿属植株黄蒿(Artemisia scoparia),以获得嫁接苗,同时以“神马”扦插苗以及黄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