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大样本人群调查,探讨普通人群中服用含马兜铃酸成分(简称AA)的中成药的情况,了解普通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情况,并分析马兜铃酸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关系。方法:对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在济南市某三甲医院健康体检、年龄大于18周岁的成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查体者的人口学资料以及家族史、既往史、现病史、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并进行体格检查:如身高、体重、血压、脉搏的测量等;采集相关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①收集新鲜晨尿标本,检测尿白蛋白和尿肌酐并计算其比值(ACR)。②空腹10小时,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糖、血脂、尿酸、血肌酐等。根据2002年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K/DOQI)标准: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定义为蛋白尿和(或)肾功能下降,其中蛋白尿指ACR男性>17mg/g,女性>25mg/g,肾功能下降指: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60ml/min/1.73m2。eGFR是以基于中国CKD患者研究校正的MDRD公式计算所得。经常服用马兜铃酸类药物是指每周服用至少2次,连续服用超过2个月。将所有数据运用Exce12007录入,分析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主要是ACR值,用中位数及百分位数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的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蛋白尿的相关因素和肾功能下降的相关因素,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451例健康体检者参与该调查,其中经常服用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成药258例,占研究人群的3.05%;研究人群蛋白尿的患病率为10.1%,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为3.3%,CKD的患病率为11.8%;马兜铃酸类药物使用组(简称AA组)与非马兜铃酸类药物使用组(简称非AA组)比较,其蛋白尿、肾功能下降及CKD的患病率分别为12.8%vs.10.0%(P=0.14).10.1%vs.3.1%(P<0.001)和17.8%vs.11.6%(P=0.004),AA与蛋白尿不相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经常服用AA等均与肾功能下降相关,P<0.05,在校正了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及脂代谢紊乱等传统危险因素后,AA与肾功能下降正相关,OR值:1.59,95%CI:1.01-2.53,(P=0.045, P<0.05)结论:1、该研究人群中,CKD的患病率为11.8%,研究人群中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者比例较大,分别为37.7%和41.8%,经常服用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成药者占3.05%,AA与慢性肾脏病的高患病率相关。2、AA的使用主要与肾功能的下降正相关。3、必须慎用含有AA的中成药,避免引起肾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