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媒体对奢侈消费的议题建构——以《经济参考报》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w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经济转型和社会思潮转型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转型中,中国的奢侈消费市场发展迅速。相关新闻报道频见报端,奢侈消费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不可忽视的社会热点。本研究将奢侈消费作为考察对象,对《经济参考报》1997年至2008年间有关奢侈消费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描述媒体对奢侈消费的议题建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奢侈消费的现状,同时对本研究中所指称的奢侈消费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   第二章主要对研究方法进行具体说明,介绍了样本采集方法、编码标准、数据收集等具体操作过程及要求。   第三章研究结果与分析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分为报道概况、新闻处理、意义流变、报道基调等四个类别描述所研究媒体12年间有关奢侈消费的报道。   第四章进行了综合讨论。   第五章进行小结并指出研究不足,进行研究展望。   研究结果主要包括:媒体在报道奢侈消费时存在阶段性特征;对国内外奢侈品牌的报道方式上也有差异;节日礼品消费报道的批判角度趋于多元化,更具深度;媒体对政府奢侈消费深恶痛绝但对个人奢侈消费逐渐宽容。在物质匮乏的阶段,全社会财力要用于满足大部分人的生活需求,社会文化、伦理道德都不允许打破这种意识框架;而物质丰富时期相当多的人有了余钱用于其它消费,这个时候社会也包括媒体认为奢侈消费可以理解,但仍对铺张浪费和过度消费持批判态度。同时,虽然社会对个人消费奢侈品的包容度增加,但公款消费仍受监督和谴责。由此可见,“奢侈”不仅仅是一种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它在历史的演进中也在对社会道德价值作动态建构,而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媒体角色不可忽视。
其他文献
对记者与消息来源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对于记者新闻工作实务以及大众传播的信息采集都有着积极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然而,现有对记者与消息来源的研究多数还局限于新闻伦
期刊
媒体网站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结合,媒体网站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模式一直成为媒介融合发展关注的焦点之一。媒体网站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容、是渠道还是受众,也受到了广泛而激烈
本文依托《广州日报》这一典型个案,探讨党报的市场化生存这一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课题。论文试图通过《广州日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市场化生存实践,从操作与理论两个层面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的电视事业也走向繁荣和辉煌。伴随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方大众文化的传播,中国的大众文化也随之崛起。作为典型的大众文化文
学位
期刊
消费文化是人们在消费实践中反映消费特点和理解的观念形态的总和,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物质层、核心层、连结层。电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受到消费文化的影响,有关消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