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普遍两孩”政策正式出台,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了二胎时代。目前,我国生育率一直稳定徘徊在低水平上,家庭规模小型化,社会结构老龄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此次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正是国家和社会应对低生育率的有效手段。但是应当看到,生育行为的做出,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作为生育主体的女性,其生育意愿和选择成为二胎政策落地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正因如此,隐藏在女性生育选择和意愿背后的生育观也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本次研究的主题。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有关生育观和女性自我意识的相关文献梳理,基于生育观的主观性,利用扎根理论作为方法女性的生育观进行定性的分析。首先,基于信息收集“饱和性的原则”选取14名年龄在22-40岁之间的济南市女性进行深度访谈以获取全面详实的研究资料,利用质性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扎根理论的作为本研究的最主要研究方法,借助NVivo 8质性分析软件,通过对原始资料的编码与分析,最终构建出女性生育观的认知框架。其次,对此框架进行逻辑梳理与分析,将女性生育观内生育观价值内核和生育观外在认知影响因素两个部分,通过对编码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女性生育观是以基于女性对“自身价值判断和对母性价值判断”相互交织所形成认知为内核;以女性对“家庭支持”的认知和女性对“生育成本\生育回报的权衡”的认知作为外在影响因素两者共同组成女性生育观认知内容。根据女性生育观认知内核,本文以自身价值的认知和母性价值的认知作为坐标轴对生育观进行分类,划分出“依赖-责任”;“独立-责任”;“自我权利”;“家庭-权利”四种类型的生育观,并对观的特点和内涵做出解释。最终,本次研究得出女性生育观对生育选择影响的多元影响路径。其一,女性生育观的自我选择机制:女性生育观建立在女性对自我和母性的认知内核的基础上;其二,外在接受型选择机制:是外在影响因素通过对生育观认知内核的作用,二者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女性生育观。最后,本文将女性生育观内涵所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有关的讨论和建议,将生育观的研究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