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是一种危害园林植物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因其食性杂,食量大,繁殖快,传播速度快而对城乡绿化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作为外来物种入侵我国,已经造成部分省区园林植物大面积受到危害,造成了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损失。为了全面了解和有效防治美国白蛾,国内外学者对美国白蛾的形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防治方法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和报道,但对其行为生态学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其幼虫取食行为的研究在国内还没有看到相关报道。本课题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其一是通过观察和记录掌握其行为类型和活动节律,明确其幼虫活动的规律性。另一方面通过设计5组室内实验研究其取食选择特征,明确幼虫取食喜好性。本项研究可以为有效控制该虫的扩散、设计城区绿化规划方案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同时还可以为美国白蛾行为生态学的深入研究奠定初步基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幼虫的行为类型及取食活动节律研究:(1)经室内实验观察美国白蛾幼虫共有10种主要行为类型,包括觅食、取食、行走、静止、交流、打斗、观察、清洗、排便、结网,其中结网动作最为复杂和独特。(2)幼虫取食叶片部位和性状具有一定特征。低龄幼虫以叶背部叶肉部分为食,高龄幼虫取食除主叶脉和叶柄的所有部分;取食性状有阴面型,网状型、空洞型,缺刻型等。(3)24小时的取食周期观察结果表明,静止行为占所有行为类型比例最大,其次是取食行为,比例最少的是结网行为。取食活动与时间和温度变化有关,具有节律性。其中昼夜节律尤其显著,白天的活动节律明显高于夜晚且一天中有固定的取食高峰和低峰。其取食高峰期3龄幼虫在12:30到13:30,4龄幼虫在11:30到12:30时间段,低峰期3龄幼虫在20:30到21:30,4龄幼虫23:30到0:30时间段。(4)高龄幼虫的取食行为比例和取食量明显多于低龄幼虫,二者在行为上的显著差别是具有不同的取食节律。2、美国白蛾幼虫取食选择研究:(1)通过实验验证了美国白蛾幼虫取食确实具有选择性,取食过程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在不同的环境或实验条件下幼虫对树种的选择不同,其影响因素包括食物的多样性,幼虫的迁移,以及幼虫之间的竞争,本身取食的随机性等。(2)5组幼虫取食实验对比发现,非选择性实验排除了食物选择过程中的随机性,得到的取食排序比较可靠。(3)综合5种模拟环境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我们对每组取食等级做出初步划分,根据喜食程度分为高,中和低的喜好三个等级,分别代表喜食、较喜食和不喜食三种取食情况。其中白蛾最喜食的十种植物分别是:金银木、桑树、紫荆、山桃、丁香、白蜡、杏树、苹果、泡桐、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