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种美国白蛾行为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ha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是一种危害园林植物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因其食性杂,食量大,繁殖快,传播速度快而对城乡绿化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作为外来物种入侵我国,已经造成部分省区园林植物大面积受到危害,造成了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损失。为了全面了解和有效防治美国白蛾,国内外学者对美国白蛾的形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防治方法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和报道,但对其行为生态学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其幼虫取食行为的研究在国内还没有看到相关报道。本课题主要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其一是通过观察和记录掌握其行为类型和活动节律,明确其幼虫活动的规律性。另一方面通过设计5组室内实验研究其取食选择特征,明确幼虫取食喜好性。本项研究可以为有效控制该虫的扩散、设计城区绿化规划方案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同时还可以为美国白蛾行为生态学的深入研究奠定初步基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幼虫的行为类型及取食活动节律研究:(1)经室内实验观察美国白蛾幼虫共有10种主要行为类型,包括觅食、取食、行走、静止、交流、打斗、观察、清洗、排便、结网,其中结网动作最为复杂和独特。(2)幼虫取食叶片部位和性状具有一定特征。低龄幼虫以叶背部叶肉部分为食,高龄幼虫取食除主叶脉和叶柄的所有部分;取食性状有阴面型,网状型、空洞型,缺刻型等。(3)24小时的取食周期观察结果表明,静止行为占所有行为类型比例最大,其次是取食行为,比例最少的是结网行为。取食活动与时间和温度变化有关,具有节律性。其中昼夜节律尤其显著,白天的活动节律明显高于夜晚且一天中有固定的取食高峰和低峰。其取食高峰期3龄幼虫在12:30到13:30,4龄幼虫在11:30到12:30时间段,低峰期3龄幼虫在20:30到21:30,4龄幼虫23:30到0:30时间段。(4)高龄幼虫的取食行为比例和取食量明显多于低龄幼虫,二者在行为上的显著差别是具有不同的取食节律。2、美国白蛾幼虫取食选择研究:(1)通过实验验证了美国白蛾幼虫取食确实具有选择性,取食过程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在不同的环境或实验条件下幼虫对树种的选择不同,其影响因素包括食物的多样性,幼虫的迁移,以及幼虫之间的竞争,本身取食的随机性等。(2)5组幼虫取食实验对比发现,非选择性实验排除了食物选择过程中的随机性,得到的取食排序比较可靠。(3)综合5种模拟环境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我们对每组取食等级做出初步划分,根据喜食程度分为高,中和低的喜好三个等级,分别代表喜食、较喜食和不喜食三种取食情况。其中白蛾最喜食的十种植物分别是:金银木、桑树、紫荆、山桃、丁香、白蜡、杏树、苹果、泡桐、迎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心肌磁共振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的可行性。方法:11例健康志愿者行心脏多b值扩散加权扫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符合要求的图像在标准横断位和心脏短
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活动中发展最快的行业,城市旅游在现代旅游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伴随着旅游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对市场经济下旅游竞争的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外和国内
论述了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以及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建筑给排水工程管理的具体办法,并作了具体实施,从而保证工程质量,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
目的 本课题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益气活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及局部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B、bFGF、PDGF-B、IGF-1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益气活血方是否具有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血压变异系数、脉压指数)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36例人选病例行冠脉造影术,术后1周内监测24h动态血压,记录各血压值。最后计算各血压变异系数及动态
文章以某项基坑工程为例,阐述了基坑周围复杂环境下进行桩锚支护的合理设计方案,并且着重阐述了桩锚支护结构在此工程中的设计和施工过程。桩锚支护不但安全性好,同时工期也
介绍了基于PLC和大尺寸触摸屏的智能型客车逆变器和电子整流器检测装置的设计、功能及性能特点,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性能良好。
对中医专家系统二十多年来的发展进行了简单的概括,总结了专家系统应用在中医领域的技术特点。基于中医诊断专家系统的发展现状,分别从系统建模、知识获取和知识库构建等方面
目的探讨尿液定性质控记录图表在质控中的作用。方法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室内质量控制有关要求进行“尿液质控液”检测,将检测值记录在有质控靶值范围的记录袁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黑龙江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