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行业也迅猛发展,相应的旧建筑大量拆除,这些将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对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新建将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但是河砂、砾石、淡水等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如何合理地处理这些废弃建筑材料,达到循环再利用的目的,缓解砂石和其他自然资源的需求,满足可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工程师们的关注。近年来,科研人员陆续开展了一些再生建筑材料的专题研究,特别是在再生混凝土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通过对废弃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加工,生产出配置混凝土所需要的粗细骨料。但在研究中,人们发现再生骨料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它的力学性能较差,变异性很大,拌合成的再生混凝土强度也很低。为了使这些废弃混凝土的使用更有效,实现对其力学性能和经济性最大化。许多学者认为通过使用组合结构原理,即把再生混凝土灌入一定大小的钢管中并振捣密实,形成钢管再生混凝土,通过该方法,利用钢材抗拉强度大和混凝土抗压强度好的优势,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全面发挥混凝土和钢材的协作性。通过工程应用和实验室的大量研究,人们发现这种结构形式的局限性。例如:在进一步增加荷载,而结构的受力面积不可相应地增加,需要加大钢管壁厚来实现承载能力的需求,这样导致项目成本提高,另外其抗腐蚀性能、防火、抗地震作用有限。所以科研人员考虑是否存合适的方法,既能满足构件荷载要求,又不改变原构件外观形状,并且成本较低还弥补钢材多方面缺陷的方法?基于此设想,科研人员通过在钢管混凝土外面包裹FRP材料,利用FRP材料具有高强的抗拉性能来约束构件的横向应变,增加组合构件的承载力,起到增强作用。FRP约束钢管再生混凝土是在钢管外缠绕FRP材料,利用钢管和FRP材料对核心混凝土的双重约束,从而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因此,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及有限元分析,对FRP约束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柱轴压性能进行研究,分析了再生混凝土取代率,组合柱的长细比,FRP包裹层数和包裹方式等因素对该新型柱力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