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碳排放增长和能源消费增加的重要推动者。当前,我国物流业所呈现出的高能耗与高排放不仅严重影响着物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也加大了我国能源安全压力,加重了区域环境恶化和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的危害度。因此,研究我国物流业低碳发展路径,在物流业支撑国民经济繁荣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更优的路径规划降低碳排放,对物流业的绿色健康发展、我国减排战略目标的完成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能源环境与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为出发点,从三个方面对物流业低碳发展路径进行研究:(1)运用Tapio脱钩模型对2003–2015年我国物流业产出和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了实证测算,剖析了样本年间物流业低碳发展进程的现实情况。发现我国物流业产出与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波动性较大,样本年间二者的脱钩状态在扩张负脱钩、扩张连结、弱脱钩之间几乎交替出现,表现出“V”型和“W”型变化,产出增长背负着较大的碳排放负担,物流业低碳发展现状不理想。(2)利用LMDI分解模型对影响物流业低碳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解分析,探讨了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物流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五个因素对物流业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度,归纳出引起和抑制物流业碳排放增长的因素;引入脱钩努力模型,对各个因素在各年份中为实现物流业产出增长与碳排放脱钩所做出的努力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出了促进和阻碍物流业低碳发展的因素。(3)采用IPAT模型对影响物流业低碳发展路径的相关指标进行设定,设计出中国物流业低碳发展的三条不同路径:现状路径、低碳路径和高水平低碳路径,在三种不同路径下对2016–2030年物流业碳排放量及碳排放与产出之间的脱钩状态进行了预测,而后为我国物流业向低碳路径发展以及促进物流业向高水平低碳发展路径迈进,分别从结构角度、物流业硬实力和软实力以及观念与制度几个方面对物流业低碳发展路径做出了详实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