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时域本构的场地地震反应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math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震害表明,场地条件不同会引起地震地面运动的差异,从而对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何合理有效地刻画场地的地震动响应,为抗震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成为工程抗震领域重要的课题。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表明,等效线性化方法在模拟土体非线性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时域积分法是较准确估计土层非线性地震反应的方法之一,而这一估计的准确程度主要取决于土体的动力本构模型。UE动力本构模型具有记忆量小、模型参数物理意义明确、表达式简单以及可描述非对称循环荷载等优点。但其在描述等幅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土体滞回圈时存在非对称性,且无法较好地拟合土体动阻尼比随应变产生的变化规律。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针对阻尼比拟合的修正UE土体动力本构模型,并利用响嘡台阵及部分日本台站的资料进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来验证修正UE模型。本文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总结了土体一维动力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简要总结了等效线性化方法及时域积分方法的提出过程及原理,并对目前国内外现行的各种土体动力本构模型进行了详细阐述,介绍了各土体本构模型的提出过程、原理及使用范围。2、提出了一种修正UE土体动力本构模型简要介绍了原UE模型的构造原理、推导过程及其在无法有效拟合阻尼比和滞回圈非对称性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并针对此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栾茂田半解析半离散化方法的修正UE模型,接着验证了修正UE模型在阻尼比拟合及滞回圈对称性方面的修正效果,并对修正UE模型中的参数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3、基于响嘡台站进行NDSoil-1D程序的检验基于响嘡台阵3号测井,选取三条响嘡台阵基岩强震记录作为输入地震动,分别采用嵌有修正UE模型、原UE模型、“动态骨架曲线”模型的时域积分方法及等效线性化方法进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并将各计算结果与实际地震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各计算方法的优劣。4、基于日本强震记录进行NDSoil-1D程序检验选取两处日本台站场地及相应的输入地震动时程,采用修正UE模型进行不同输入地震动强度范畴下的场地地震反应分析计算,将计算得到的地表加速度时程、傅里叶谱及反应谱与实测地震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再次对修正UE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对计算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ANSYS平台的二次开发功能,并依据“相对差商法”思想,开发了一种在ANSYS平台下的桁架结构离散变量优化算法;编制了相应的ANSYS二次开发程序。通过诸多实例的论证,本
纤维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将FRP材料粘贴在要加固结构的受拉面,利用FRP材料的高抗拉性能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是一种广泛应用的FRP加固方式。这种加固方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大量兴建,大体积非杆系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力图形法是非杆系结构普遍采用的一种配筋计算方法,它首先求得配筋截面的线性应力分布图形,再根据拉应力图形
人行天桥大多刚度小、阻尼和基频较低,结构偏柔性,且自振频率与人正常活动的频率接近,在人致荷载和其他动力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明显的竖向振动,引起行人的恐慌,TMD作为经典的被动控
学位
本文通过不同楼板形式的砌体结构地震模拟倒塌试验研究以及试验模型的倒塌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能否通过增强预制板的整体性来控制砌体结构的倒塌破坏模式;通过对典型砌体结构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研究者已对单自由度非弹性体系的R -μ-T规律做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得出了趋势一致的研究结论。而实际结构一般为多自由度超静定结构,由于设计和构造上一系列
近年来地震频发,同一建筑结构遭受多次地震作用的情况屡次出现,多次地震作用的抗震设防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如何根据现有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单次地震作用抗震设防方法,针对多次
21世纪的桥梁工程将进入建设跨海联岛的新时期,会出现许多超大跨度的桥梁,风对桥梁的作用问题越加显著,过大的抖振响应会影响行车的舒适性甚至危及安全,并加速桥梁结构的疲劳破坏
我国是地震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国家,边坡失稳是常见的地质灾害。强烈的地震作用往往会诱发大量的边坡失稳从而导致严重的地质灾害。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数量多、规模大、突发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