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产业化对贫困治理的影响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ker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产业化扶贫作为一种贫困治理模式,不仅适应了新时代下我国农业发展的要求,能够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而且有助于培育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改善区域贫困程度,巩固和扩大贫困治理的成果,助力脱贫且不返贫目标的实现。甘肃省作为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贫困人口基本集中在农村地区,依靠农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自然成为重要任务;但与此同时,农业基础设施配备不足,省内不同区域之间发展程度不相同,不均衡的问题依然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农业产业化扶贫政策推广实施以来,甘肃省农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均取得了良好突破,但是否切实有效地提升了贫困治理水平?对贫困治理发挥了多大的影响作用?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是否不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影响着甘肃省农业产业化扶贫政策和贫困治理方略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着力要求。因此,本文立足于甘肃省率先脱贫的两批脱贫县农业产业化和贫困治理的现状,实证研究了农业产业化对贫困治理的影响,目的是在得出农业产业化对贫困治理影响效果和区域异质性的基础上,探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脱贫县如何更好提升贫困治理成效、达成可持续脱贫目标、激活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此研究目的,本文选取甘肃省2018年10月和2019年5月退出贫困县序列的36个脱贫县,搜集甘肃统计年鉴和各县市统计公报等近11年的数据,通过构建农业产业化指标体系来衡量并测算农业产业化水平;比较并选取合适的贫困度量方法来测算贫困治理成效,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甘肃省率先脱贫的脱贫县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发展趋势与贫困程度的走向,检验两者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利用36个脱贫县的整体样本以及分地区的区域样本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总体来看,随着甘肃省率先脱贫的脱贫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贫困程度逐年降低,贫困治理成效显著,但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异质性;农业产业化减缓了区域贫困程度,无论是36个县的总样本还是地区分样本,农业产业化对提升贫困治理成效的影响均显著。但考虑到各地区基础条件和发展水平并不完全相同,经过实证检验,发现影响程度存在区域异质性。因此,在重视农业产业化对贫困治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对不同地区的贫困治理要进行有的放矢并综合施策。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巩固和创新农业产业化扶贫制度建设。二、依托各地区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创新贫困治理。三、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四、拓宽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夯实信息化体系。五、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资源的流动与共享。
其他文献
美国总统竞选辩论帮助候选人陈述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内政外交方面的立场,同时在与对手针锋相对的辩论中展现自身的优势,抨击对方的问题,从而为自己赢得选民的支持。在精彩的辩论
重金属离子对人体及环境危害巨大,在检测重金属方法中,离子探针法作为一种新兴方法被人们广泛关注。2-二茂铁基咪唑并[4,5-b]吡啶可作为离子探针对Hg2+离子及Pb2+离子有选择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越来越看重高素质、专业技能型劳动者的同时,中职教师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中职教师除
目的:探讨用改良的膝关节封闭疗法对合并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合并腰椎退行性病变的膝骨关节炎患
信息产业是信息消费的基础,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对信息消费具有决定性推动作用。从研究信息消费的特征及其作用入手,并在分析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打造云计算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对
电子党务是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在党建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产物,是推动党建创新的重要平台,也是执政党建设必须面临的时代课题。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这一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