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肢接振对新西兰兔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t_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能引起振动性血管损伤(VVI),使外周血管收缩血管物质与舒张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失衡,严重者可导致振动性白指(VWF)。但VVI的发生机制尚未阐明。本次实验研究了后肢接振对血中ET、TXB2和IL-8浓度影响,以及振动对血管内皮细胞调亡的作用,以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及内皮细胞凋亡在VVI发生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1.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个接振组[低剂量组(A组)、中剂量组(B组)、高剂量组(C组)]和1个对照组(D组)。接振组进行接振试验45d。分别于接振试验前及接振试验第15天、30天、45天经耳中动脉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其血浆ET、TXB2及血清IL-8浓度。2.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个接振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1个对照组。接振组进行接振试验45d,试验结束后沿后肢股血管分支取相同部位肌肉作病理切片,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4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所取组织的组织病理变化及凋亡相关蛋白Bax及Bcl-2的表达情况,并辅以计算机图象分析。结果1.血管内皮物质的变化。①随接振时间的延长和接振强度的增大,血浆内皮素浓度有升高的趋势,振动试验后各实验组血浆内皮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②与接振前比较,3个试验组接振后各个时间的TXA2浓度均较试验前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接振后TXA2浓度明显上升(P<0.05,P<0.01)。③与接振前比较,低剂量组IL-8浓度第30天、45天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中、高剂量组第15、30、45天血清IL-8浓度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接振第15天,中、高剂量组血清IL-8浓度降低有意义(P<0.05,P<0.01);接振第30天高剂量组血清IL-8浓度降低有显著性;而第45天各组血清IL-8浓度降低均有显著性(P<0.01)。2.血管内皮细胞病理改变及凋亡蛋白表达结果。①接振组血管内皮细胞破坏性变化,中膜平滑肌增生,管腔内微血栓形成;②Bax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接振组血管内皮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Bcl-2/Bax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1)后肢接振可导致循环中ET、TXA2水平的升高及IL-8水平的下降,并与接振强度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表明这些血管内皮活性物质单独或与其他因素一起参与了振动性血管损伤的发生发展。(2)后肢接振可促进新西兰兔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增强。内皮细胞的过度凋亡可影响内皮细胞的内分泌功能,是振动性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内皮细胞的凋亡可造成血管内皮完整性的破坏,是血管功能异常的直接原因之一。(3)振动可导致周围血管一系列病理改变,如内皮细胞的完整性破坏、血管壁增厚、中膜的平滑肌细胞增生、血管壁的小附壁血栓形成、管腔狭窄闭塞等,是振动性血管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
其他文献
以校园河水作为实验样品,在环境专业本科生中开展河水总大肠菌群的检验,通过配制培养基、初发酵、确定性实验、复发酵等多个环节的训练,巩固了学生环境微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观察藿朴夏苓汤加减配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240例小儿厌食症脾胃湿热证随机分为两组各120例。两组均采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综合治疗组加用
“在开放教育中,网络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学员进入到以网络学习为重要方式的自主学习,需要经历一个适应过程,为了促进学员更好地适应。还必须运用相应的策略:首先,作
<正> 孔子整理删定《尚书》,必定先要熟读与研究是书。由此推想,作为史官的老子,其研究《尚书》所用功夫当不少于孔子,他所接触到的《尚书》自然也比孔子多。既然《尚书》的
期刊
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证明动物体内经诱导产生的金属硫蛋白(MT)具有参与体内微量元素代谢、重金属解毒、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以及增强机体应激反应等重要的生理功能;也有报道
在工程技术大学的实践探索教育中,对传统的机械类基础实验进行了分析探索与创新实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就如何在机械类实验理论实践中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进行
目的分析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对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18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单用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对照组)或联合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