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催动了人类文化的革新和发展,引导了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分布,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平衡器,为每个社会成员创设了相对平等的发展环境。考试作为选择、评鉴人才的工具,成为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考试不仅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在高等教育阶段同样有指挥棒的功能。学生和教师的许多行为,其实都是为了适应这一制度安排的要求。
现行的大学课程考试制度,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满足育才、选才、用才的需要。一种科学的考试制度的构建,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课程考试改革既是教育学问题,也是社会学问题。为冲破考试理论落后这一阻碍考试改革创新的瓶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考试问题回归到哲学的视角,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高度去重新审视考试的本质问题。在质量工程的带动下,从评价方式、考试目的及特点三方面出发,对课程考试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述。考试的本质和作用定位,成为课程考试改革的理论依据。考试的现状研究是改革的必经之路,考试制度的落后、方式内容的陈旧都是改革面临的传统困难,教师考试技能成为改革中需要重视的新问题。长期以来,课程考试往往由任课老师出卷给分,教师的自由度很大,忽略了教师对于考试知识的理解,对教学目标和命题规则的认识。通过实证调查,了解到当前教师的考试技能也是关系到课程考试效果的重点。针对现状,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前提,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目的,改革完善考试评价体系。倡导“考试结果报告制”,将传统的课程教学的终点,由上交考试分数,移到“考试结果的分析与报告”。充分利用考试的信息资源,发挥考试的反馈功能和教育作用。在改革实践中建构多元评价体系,使得课程考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