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我国污泥处置压力大、处理成本高以及SO2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的危害日益严重等问题,本文利用污泥制备新型脱硫剂,不仅污泥处理成本低、脱硫效果好,还可以回收污泥中的热值,达到污泥以废治废及资源化的综合目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论文以Ca/TS、含水率、粒径、添加剂作为控制变量制备脱硫剂,推导出石灰与污泥反应过程中含水率、脱硫剂摩尔钙及热值计算式,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为钙化污泥脱硫剂的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搭建脱硫反应实验台,以燃烧温度、SO2入口浓度、钙硫摩尔比、脱硫剂粒径、脱硫剂含水率为因素,设计5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方案,实验研究钙化污泥脱硫剂的脱硫效率及各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规律,对正交实验数据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影响脱硫剂脱硫效率因素的显著水平次序为燃烧温度>钙硫比>脱硫剂粒径>SO2浓度>含水率。以碳酸钠、氧化铁和醋酸为添加剂,研究添加剂的种类及配比对固硫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污泥钙化制备脱硫剂最佳制备工艺为:脱硫剂粒径0.425~0.6mm、含水率30%、氧化铁添加量6%,最优脱硫条件为温度900℃、钙硫摩尔比Ca/S=2.0、SO2入口浓度1%,固硫率达到61.86%,高于纯氧化钙的固硫率。 通过电镜扫描对钙化污泥脱硫剂形貌进行分析,利用孔隙率及比表面积测试仪对脱硫剂孔隙率及比表面积进行测试,利用分形维数及孔隙分布规律,研究钙化污泥脱硫剂孔隙结构,并与纯氧化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钙化污泥脱硫剂孔隙率为36.94%、比表面积为28.32 m2/g,分别比纯氧化钙的32.02%、19.80 m2/g大,钙化污泥脱硫剂分形维数为1.8528比纯氧化钙的1.8969小,孔隙结构的不规则程度比纯氧化钙低,脱硫剂空隙率、比表面积越大,与SO2接触越充分,不规则程度越低,SO2在孔隙内扩散阻力越小,使得钙化污泥脱硫剂的脱硫效果比纯氧化钙好。 本文研究结果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