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我国中学教学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授课中,对于复习课的探索还比较少。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教学中,采用的大多还是传统的复习模式,表面来看好像是可以节省时间、加快课堂进度,但是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低下,造成复习课效率较低,效果不够理想,这与当前中考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要求相矛盾。近些年,专题式教学逐渐被运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其特有的思想性、开放性、针对性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的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中学教学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授课中,对于复习课的探索还比较少。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教学中,采用的大多还是传统的复习模式,表面来看好像是可以节省时间、加快课堂进度,但是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兴趣低下,造成复习课效率较低,效果不够理想,这与当前中考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要求相矛盾。近些年,专题式教学逐渐被运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其特有的思想性、开放性、针对性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借鉴。然而,如何将该教学模式有效运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当前中学政治复习课的困境,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的看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探索专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中的运用,旨在为初中政治教师提供一种复习课的新思路,改善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效率低下的现状,激发学生对复习课的学习兴趣,打造高效复习课课堂。论文首先界定专题式教学的相关概念,对专题式教学的内涵、组成要素及特点进行概述,然后论述专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中的应用价值及应用要求。接着论述专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中的成效与问题。专题式教学在复习课中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科和复习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帮助学生系统地建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同时也督促和激励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但同时,专题式教学在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方面,由于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比较丰富,重建知识体系和整合运用资源有一定难度,从而导致专题的设置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评价方式也不够合理和科学;学生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导致学生的主动性不强、参与度不高。最后,根据专题式教学在运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一是优化教材组织内容、整合资源,为专题式教学提供良好基础;二是教师勤于钻研、提升素质,为专题式教学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学生自觉主动、克服惰性,为专题式教学提供不竭动力。专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广大教育工作者创新工作方式,探索新的工作路径,专题式教学在运用中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正>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要“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大问题,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方向,因此全面把握、深刻领会《决议》精神,以党的百
<正>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税源的争夺日趋激烈,考验着各国的征管能力。有避税,就有反避税。在中国国际税收领域有位"重量级"的反避税专家——他就是国家税务总局苏州市税务局反避税团队负责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优秀青年卫士朱海。
花卉生长周期长,需肥量大,但市售花卉肥料多为速效肥料,养分利用率低,浪费污染严重,长期使用还会造成土壤板结酸化等问题。此外,传统花卉肥料颗粒较小且施用方式多采用穴施深埋,费工费时,易对植株根系造成破坏。针对目前市场缺少花卉专用缓释肥以及施肥难等问题,本研究利用脲甲醛、钾长石、聚磷酸铵等原料通过挤压造粒制备了棒状花卉缓释肥,并结合肥料硬度测试筛选出最佳肥料配方,该肥料上宽下尖,易直接插入土壤;通过测
<正>事情还得从2006年北大中文系的一场对话说起——那年的10月29日下午,在北京大学五院中文系演讲厅里,举行一场题为"海外中国学的视野"的对话,参加者有王德威、刘东、吴晓东和我,还有近百位对此话题感兴趣的研究生。此次对话有个副题"以普实克、夏志清为中心",那是我拟的。为什么?因为2006
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风险的影响研究是传统粮食生产灾害风险研究在气候变化框架的延伸,亦是气候变化粮食生产影响研究向风险领域的拓展,系典型的领域交叉问题,对防范未来气候变化引发的粮食安全风险、构建全球粮食系统韧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气候变化影响区域单产风险以及多区域同步歉收风险的研究进展,从气候平均值、波动和极端值变化以及大尺度环异常的角度总结了其中的影响机制,评述了当前研究方法的进展与不足。在此基
开展项目化学习是探索课程改革的方式之一,本文以跨学科项目“校园绿化改造”为例,基于真实情境,从项目的设计、实施、评价和反思等角度完整地阐释了对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