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寻找一种关节腔内给药的方法,使关节镜术后能获得更加满意的止痛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方法。160 个病人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化分为8组,在实施膝关节镜手术后第1 组到第8 组膝关节腔内分别注入透明质酸注射液2ml,地塞米松注射液5mg,75%布比卡因注射液5ml,吗啡注射液1mg(注射用水兑成5ml),透明质酸注射液2ml 加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透明质酸注射液2ml 加75%布比卡因注射液5ml,透明质酸注射液2ml加吗啡注射液1m(g注射用水兑成5ml),生理盐水(NS)5ml。第八组为对照组。并且根据膝关节腔病变情况不同,采用不同部位将药物注入关节腔,使药物在局部形成高浓度区,起到更有效的针对性作用。在术后第8 小时、24 小时、48 小时采用视觉模拟疼痛程度评分方法(VAS)进行疼痛程度评分,并且记录术后度冷丁注射液使用量,用spss1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术后第8 小时组8与组7与组4、5、6及组1、2、3相互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说明组1到组7术后疼痛程度都比对照组轻,即各组药物往关节腔内注射都获得止痛效果,其中透明质酸注射液加吗啡注射液往膝关节腔内注射获得最佳止痛效果;在术后第24 小时组8与组7与组1、3、4、5、6及组2相互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说明组1到组7在术后24 小时疼痛程度都比对照组轻,即各组药物往关节腔内注射都获得止痛效果,其中透明质酸注射液加吗啡注射液往膝关节腔内注射获得最佳止痛效果;在术后第48 小时各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即八组之间止痛效果相似。术后24 小时内度冷丁注射液消耗量在八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24 小时后由于疼痛已较轻,各组均未使用度冷丁注射液。结论: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分别注入透明质酸、地塞米松、布比卡因、吗啡、透明质酸加地塞米松、透明质酸加布比卡因、透明质酸加吗啡都能够获得止痛效果,其中透明质酸注射液加吗啡注射液获得最佳止痛效果,同时透明质酸注射液具有及时补充正常滑液成分,改善关节内环境,促进滑膜软骨修复的作用,所以透明质酸注射液加吗啡注射液在关节镜手术后往关节腔内注射的方法既可以获得最佳止痛效果,又能促进功能恢复,可以一举两得,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