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和实际用途。然而在现实中,学生写作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以小学语文写作现状为例,还存在着诸如这样的问题: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甚至惧怕;作文内容虚假、成人化;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和创造性等等。本研究依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逻辑思辨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借助隐喻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对话理论、语文教学理论等相关知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实施隐喻式写作教学,即在教学目标指向上,把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语文素养并最终形成“自由个性”为核心的人格为终极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作文评价机制上,打破僵化、单一的教师评改方式,采用多元化的作文评改方式,真正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前言。该部分概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方法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隐喻式写作教学的内涵和特征。对隐喻的概念、功能做了界定,并探讨了隐喻式写作教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第三部分:隐喻式写作教学的理论依据。对于支持隐喻式写作教学的相关理论,如隐喻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对话教学观等做了简要的介绍。第四部分:隐喻式写作教学的程序。主要介绍了“创设环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巧用隐喻,训练学生创造思维;分组讨论,创造性地写作练习;互动合作,多元化的评改方式”四个操作步骤。第五部分:隐喻式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的原则和对教师提出的相关要求。第六部分:结束语。隐喻式写作教学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后续研究的方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