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的东亚大陆是由华北、扬子、塔里木三大主要地块拼合而形成的,这三大地块都具有前寒武系的基底。自“中朝-塔里木”统一地块的认识提出以来,华北地块和塔里木地块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统一的构造单元。然而,前人的古地磁研究结果显示,在石炭纪和二叠纪/三叠纪时期,华北地块和塔里木地块的古纬度有着显著的不同。如今,越来越多的古地磁研究揭示,华北和塔里木地块直到侏罗纪仍然是各自独立的地块,然而它们之间的地质界线尚不清楚。走廊-阿拉善地块是一个独立的稳定块体,有着巨厚的志留系和泥盆系陆相沉积,是联结蒙古、塔里木、柴达木及华北地块的枢纽地带。开展对该块体的研究,可进一步约束华北和塔里木地块的构造位置关系。本文选择对河西走廊块体东部的景泰地区早—中三叠世进行了古地磁学和岩石磁学的研究。景泰地区早—中三叠世西大沟群沉积序列完整,出露完全。本文在该区共设25个采点,采集的岩石为早-中三叠世西大沟群猪肝色、紫红色砂岩、粉砂岩及泥岩。采点剖面高温分量正、反极性相间出现,且具有很好的对趾关系,也通过了褶皱和倒转检验(c级);岩石磁学实验结果显示剩磁载体主要为赤铁矿和少量磁铁矿,且退磁结果揭示其剩磁方向一致,故可认为样品中的特征剩磁分量很可能代表了岩石形成时的原生剩磁。特征剩磁方向为Ds=304.1°,Is=38.4°,Ks=33.2,A95=5.2°;相应的极位置为λ=39.6°N,f=12.7°E,A95=5.2°,古纬度为21.6°N。通过对比华北地块、塔里木地块早、中三叠世古地磁结果,表明在早-中三叠世河西走廊地区和华北地块是连为一体的,与塔里木地块是分离的,但采样地区相对于华北地块发生了局部的相对旋转,数据对比发现,相对构造旋转分别为:Rd=22.8°±4.9°和Rd=24°±4.4°。可能受到两侧左行走滑断裂海原断裂和中卫天景山断裂的控制,采样区发生了类似Ball-bearing model的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