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牧区金融的发展是提高牧民收入的重要基础。增加牧民收入需要有一套合理、健康运行的牧区金融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但当前牧区金融体系并不能适应牧区经济的发展需要,现有牧区金融制度不能够满足牧区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虽然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各类金融机构试图为当地牧民提供更全面、更便捷的基础金融服务,采取了提高贷款额度和延长贷款期限等相关措施,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加上牧民在金融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借贷需求仍未得到满足。本文试图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乌审旗牧民借贷行为特征以及借贷需求影响因素,从而发现乌审旗牧民借贷行为背后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目前国内学者对农户借贷行为方面的研究较多,而以牧民为主体的研究较少。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各地区的农户借贷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由于客观方面所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金融环境有差别,主管方面农户借贷偏好又有区别,导致其农户借贷行为呈现出不同特点。曾也有人对内蒙古东部和中部如锡林郭勒盟牧民的借贷行为做过研究,但对内蒙古西部和西南地区牧民的借贷行为方面研究非常少。因此,本文试图以乌审旗牧民实际借贷需求作为切入点,分析其借贷需求影响因素。这对于改善牧区金融机构服务、提高借贷效率及探索新的农村牧区金融创新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对乌审旗牧民实际借贷需求影响因素的规范分析,介绍了各个特征变量与实际借贷需求间的理论上的逻辑关系,并结合乌审旗牧民借贷现状详细分析了其成因。第三章是对乌审旗牧民实际借贷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实地调研数据,借助SPSS 24统计分析软件,运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乌审旗牧民实际借贷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做显著性检验及参数估计并对估计结果给出了解释。第四章基于前面的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给出提高牧民参与借贷行为的有效性、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认识环境、实施差异化牧区金融服务和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等四点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