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改性及相关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w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采用液相氧化法对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进行氧化处理,确定了碳纤维氧化处理的最佳条件。利用氧化处理后的PAN基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进行测定,确定了复合材料成型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影响PAN基碳纤维氧化后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氧化时间和氧化温度。PAN基碳纤维在微波热源中氧化反应较缓和,且自身强度损失不大。采用四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讨论了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定了PAN基碳纤维氧化处理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5 min、重铬酸钾浓度为20%、硫酸浓度为30%。在此工艺条件下对碳纤维进行氧化处理后,失重率为0.5775%;碳纤维与环氧树脂间的接触角为56.10°;碳纤维改性后表面羟基含量为15.25 mmol/g,内酯基含量为5.75 mmol/g,羧基含量为2.21 mmol/g;碳纤维改性后拉伸强度为3.12 GPa;碳纤维-环氧树脂界面的层间剪切强度为118.12 MPa。采用四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讨论了各因素对复合材料模压成型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碳纤维含量和成型温度。正交试验确定了复合材料最佳成型工艺条件:成型温度为160℃;成型压力为12 MPa;保压时间为30 min;复合材料中碳纤维含量为4%。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为80.66 MPa;弯曲强度为112.51 MPa;抗冲击强度为72.05 KJ/m2。通过红外分析发现,氧化处理后碳纤维表面的羟基、羰基等含氧官能团显著增加,有效的提高了碳纤维的表面活性;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碳纤维氧化后内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发现,氧化处理使得碳纤维表面的沟壑增多,呈现出粗糙不平的表面,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均匀。复合材料拉伸破坏断面观察发现,碳纤维虽有少量从基体中拔出,但损伤区域相对整齐,表明增强体碳纤维和基体环氧树脂之间结合良好。冲击断面形貌表明,复合材料断裂界面相对齐平,增强体碳纤维和基体环氧树脂之间结合相对紧密,碳纤维发挥了一定的强度作用并分散了受到的应力,碳纤维和环氧树脂同时起到了承载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患者实行红蓝光治疗仪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带状疱疹的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红蓝光
细粒级弱磁性铁矿物,由于其粒度小,比表面积大,比磁化率低的特点在分选过程中采用常规选矿方法往往捕收困难、回收率低,与脉石矿物难以获得理想的分离效果。论文通过在矿物表
充气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在选矿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其内部流场特性复杂。基于CFX流场数值模拟软件,对设计的充气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内部流场特性进行了系统模拟研究。单一液相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之中,通过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可以全面优化既有的施工管理方案,帮助管理者认真分析各项细节问题,妥善调整施工管理措施.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规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出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 9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出院患者为观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也逐渐增大。保护层开采作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最有效、最经济的区域防突措施,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目前有不少突
以司家营地下矿实际采场深孔爆破为背景,采用现场观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地下深孔爆破产生的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及对采空区和充填体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调查现场的岩石爆破工程地质条件,制定了爆破地震波观测方案。通过对现场实测振动数据的分类整理,获得了地震波沿不同方向传播时的衰减规律,利用小波包分析可知地震波在向四周传播时能量主要集中在7.8125~15.625Hz和23.4375~31.
目前我国工业化社会已经基本完成,其中矿产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许多矿山不合理的开采和民间的非法开采而造成的形态复杂、滞留时间久的采
层状硅酸盐具有特殊的结构、独特的性能,是一类重要的非金属矿物资源。随着非金属矿物资源在功能材料领域的大量应用,以层状硅酸盐矿物为原料,采用机械活化、热活化、化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