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中学高中语文校本课程《鲈乡儒韵》开发的实践与反思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boy1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全球世界各国民族都日益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时代,当代语文教育更应该增强人文精神。可是我们的中学生大都表现出对民族文化特别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儒文化的冷淡和漠视,致使我国当代中学生的道德素质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这是道德教育的缺憾,也是语文教育的缺憾。因此,利用语文校本课程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规范学生个体日常行为,提高学生内在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以文献研究为主,以教学案例为辅,注意吸纳校本课程开发的新理念,对吴江中学高中语文校本课程《鲈乡儒韵》从其开发背景、目标制定、内容选择、课程实施等层面上作了探讨阐释,表明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本文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二)吴江中学高中语文校本课程《鲈乡儒韵》开发的实践;(三)校本课程《鲈乡儒韵》实践的初步成果;(四)校本课程《鲈乡儒韵》开发的反思。总之,本文通过对吴江中学高中语文校本课程《鲈乡儒韵》开发的实践与反思,使《鲈乡儒韵》成为现行语文课程有意义的延伸,在拓展语文教育视野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当代中学生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其自身素养的提高。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主导式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几乎控制了所有的教学话题并占用了绝大部分的课堂话语量,学生很少有机会自主思考并进行语言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浆miRNAs水平和房颤发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整群选取该院神经内科在2016年10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95例为分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