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马齿苋多糖为研究对象,将膜分离技术与传统水提醇沉相结合,优化马齿苋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工艺;通过体内药效实验,研究马齿苋多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效果及其分子机制,为马齿苋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L9(43)正交实验对马齿苋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将不同孔径的膜联用对马齿苋多糖进行纯化,对马齿苋粗多糖脱蛋白和脱色素工艺进行优化;采用Fenton反应、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研究马齿苋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离子自由基活性;2.采用H&E染色法,观察马齿苋多糖高、中、低剂量组治疗后,DSS诱导UC小鼠模型结肠黏膜层病理形状的改变;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IL-6、NO及IL-10的含量;3.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P65、p-STAT3、COX-2在小鼠结肠组织黏膜层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NF-α/NF-κB、IL-6/STAT3信号通路关键蛋白NF-κB/P65、IKBα、STAT3、p-STAT3的表达水平。结果1.马齿苋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100℃,3 h,4次。三氯乙酸法和过氧化氢法脱蛋白、脱色素多糖的回收率分别为9.66%、17.09%。膜分离研究表明0.8μm陶瓷膜渗透液中,纯化后的马齿苋多糖回收率为61.63%。马齿苋多糖对羟基自由基、超氧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8.89%、38.89%。2.DSS诱导UC小鼠模型中,马齿苋多糖高、中、低剂量组治疗后,结肠黏膜上皮细胞排列恢复整齐;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6、NO含量明显上升(p<0.01、p<0.05),IL-10含量降低(p<0.01)。马齿苋多糖灌胃治疗组,TNF-α、IL-6、NO含量下降,IL-10表达升高。且TNF-α、NO和IL-10在马齿苋多糖高、中剂量组的表达与阳性药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IL-6在马齿苋多糖中剂量组的表达与阳性药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中NF-κB/P65、p-STAT3、COX-2三种炎症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多糖中剂量灌胃给药后阳性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NF-κB/P65、p-STAT3、COX-2表达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NF-κB/P65、p-STAT3的阳性表达率与阳性药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在TNF-ɑ/NF-κB信号通路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抑制蛋白IKBα表达降低,细胞质中NF-κB/P65表达降低(p<0.01),而细胞核NF-κB/P65表达升高(p<0.01)。多糖中剂量灌胃治疗后,抑制蛋白IKBα表达升高,细胞核中NF-κB/P65表达降低。在IL-6/JAK/STAT3通路中,模型组p-STAT3、STAT3的表达明显上升(p<0.01),马齿苋多糖中剂量灌胃给药组,表达降低且p-STAT3的表达与阳性药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论文将传统工艺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优化马齿苋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工艺,探讨马齿苋多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马齿苋多糖通过调控TNF-α/NF-κB和IL-6/STAT3信号通路,调控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炎症反应,减少黏膜损伤,达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但是中药治疗疾病是从多途径、多方位、多靶点发挥作用,马齿苋多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