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财政教育支出改善国民收入分配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ju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有关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正成为我国理论界的热点之一,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财政学范围内,对于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措施,人们总结为加强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力度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然而,某种意义上,这几种手段只是对收入分配格局的事后调节,并不能从源头或根本上提高低收入阶层参与竞争的机会和能力。另一方面,在发展经济学领域内,发展经济学家们提出教育或人力资本投资在一国经济发展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但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对收入分配也会有逐渐改善作用。在教育经济学领域内,已有不少学者对教育的投资收益作出研究和测算,证明在劳动力市场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教育对一个人的收入将起决定性作用,受过不同教育水平的个人其投资受益程度也有差异;从长期的发展趋势看,功能性收入分配比重会愈加向劳动要素倾斜,人力资本投资的公平分配,会使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分配趋于公平,即教育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目前,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日趋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日渐发达,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市场经济体制高度完善,包括劳动力市场的高度完善。正是基于此,本文将以未来发展的角度,未雨绸缪,结合这三个领域内的相关研究,重点分析教育如何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并就我国现在的财政教育支出情况,探究如何规范财政教育支出政策,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突出教育在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中的作用。 文章第一部分在描述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基础上,对现行财政学领域内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几种措施进行了再分析,指出包括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在内的几种手段,更多是侧重事后调节,不能在源头上提高低收入阶层增加收入的机会和能力;在结合发展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引出了本文的观点:解决收入分配,要从教育中求解。 文章第二部分针对上述观点,从教育与收入分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方面,对二者的辨证关系进行了分析。一方面,对低收入阶层的个体人来说,教育能从根本上提高其参与竞争的能力,在高度发达的劳动力市场上,通过对教育投资的高回报来提高其收入,从而逐渐缩小与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对整体社会来说,教育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倒u型,即开始阶段会拉大社会分配差距,到达一个顶点后,逐渐趋于缩小。另一方面,公平的收入分配又能保证教育的公平,包括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这样又能保证下一轮收入分配的公平,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文章第三部分在对教育产品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财政教育支出的范围进行了规范性分析,提出政府对教育的支出范围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和部分高等教育,特别要对贫困家庭子女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予以关注,只有这样,教育的起点公平才能得到保证。而中国目前财政教育支出范围上的不清晰和结构上的偏差却使教育的起点公平难以得到保证。 文章第四部分比较了国际上财政教育支出情况,包括支出总量比较和支出结构比较。通过比较,得出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对教育支出总量和结构的规律,并借鉴了其合理部分。 文章第五部分结合借鉴的国际财政教育支出的合理部分,针对我国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包括财政教育支出要提高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要重点保证基础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高等教育的起点公平。为了缓解财政教育经费的压力,同时也为了大力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文章作出补充,应大力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并且由于劳动力市场是教育对收入分配发生作用的中介,而我国现在的劳动力市场还存在着制度性分割,因此另外补充了应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及早改革。 文章第六部分是在前文已经分析完毕的基础上,对提出的建议部分进行的一个小结和强调。
其他文献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目的是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中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工业化过程是一个效率至上的市场竞争过程,工业的
国债回购,作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国债市场上常用的交易机制,国债流通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对它的研究,散见于报章杂志,虽有少数人涉猎,但至今为止,却鲜见有人对它的投资
该文通过研究国外的资产证券化的经验,阐述了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实施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同时分析了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所遇到的制度性障碍——法律法规的限制,市场中
本文重点研究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这一新兴的投资品种,在近六年的市场开拓与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我国开放式基金发展的一些思路与建议.开放式基金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