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中传感资源调度优化技术的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e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格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计算技术,网格充分利用互连网络中现有的软硬件资源,支持广域环境上的计算、数据、存储、信息和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协同解决大型应用问题,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高性能。由于网格资源具有分布性、动态性、异构性和自治性等特点,网格的资源管理及资源调度成为了网格技术研究的关键问题,如何将这些网格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分配和调度是影响网格性能的重要因素。现有的一些传统的资源调度算法能够较好的解决资源分配的问题,但随着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快速发展和传感器节点作为一种网格资源在网格计算中的应用,由于传感器资源节点具有计算能力有限、通信带宽低、能量受限等特点,在网格资源调度的过程中任务的QoS要求与资源提供服务的差异及传感器节点的能量消耗都是调度算法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寻求一种适合传感资源调度的算法成为了网格资源调度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多维QoS约束和能量优化两个方面对传感器资源的调度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调度模型,在调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传感资源调度算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了网格资源管理的特点、目的和功能,说明了资源调度在网格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对一些比较经典的启发式调度算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方面进行了比较。2)研究了多维QOS约束下传感器资源调度的特点,提出一个多维QoS约束下的传感器资源调度模型。模型按QoS约束对资源调度的影响程度对QOS约束分级,根据QoS约束级别建立合理的优先级调度方案。在满足任务QoS约束的基础上研究了传感器资源调度过程中的能量优化问题,针对传感器资源调度的特点,提出一个基于能量均衡和能量优化的传感器资源调度模型,在资源调度的过程中考虑传感器节点的能量优化和能量消耗均衡的问题,从而最大化传感器节点的使用时间。3)算法根据QoS约束级别不同建立合理的优先级调度方案,在满足任务QoS约束的条件下,考虑传感器节点的能量优化和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消耗均衡,使用评估函数对一次调度中的最优跨度和能量消耗进行评估,选择评估值最小的任务和资源进行映射,从而在满足任务QoS约束的情况下实现资源节点的能量优化和能量消耗平衡。4)在SimGrid网格仿真环境下对改进的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并将新算法与原有经典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实验角度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60970064),国家软件开发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批准号:SKLSDE-2011KF-0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批准号:NCET-08-0806),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批准号:201010621207),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批准号:121067)的资助。
其他文献
高性能计算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其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是超大规模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求解。非线性系统维数的巨大,常常导致算法不仅对内存有巨大的需
移动机器人在真实世界中执行任务时,所面对的环境无论是室内的还是室外的、静止的还是动态的,甚至包括机器人本身在内都是三维立体的,因此,研究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建立一致准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以其无创性、高空间分辨率给人类研究大脑提供了很多的便利。随着核磁共振的发展,它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医疗和科学研究。目前国内外对于脑部fMRI数据的研
为处理模糊信息,1965年Zadeh 提出了Fuzzy 集理论,之后Fuzzy 集理论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并成功应用于数据挖掘领域,相应的基于Fuzzy 集理论的数据挖掘算法研究较多并运用于实际工
计算机系统的能量消耗在全球的所有耗能设备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功耗成为企业和用户选购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龙芯计算机采用我国自主研制的龙芯处理器生产而成,其
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但是软件测试本身却是一个过程复杂、耗时耗力且具有较高重复性的工作。为了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人们开发了多种适用于软件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的数据流模型出现在数据挖掘领域中,这使得该领域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挑战。由于数据流的动态性,使得已有的针对静态数据的成熟挖掘技术无法对这种连续
随着社会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嵌入式技术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嵌入式技术的发展促使各种智能移动设备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而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多网接入平台支持GSM/TD-SCDMA/TD-LTE等多网络信号覆盖,同时提供宽带接入到桌面RRU(Remote Radio Unit:射频拉远单元)模式接入,其硬件结构不同于传统的直放站,因此现有直放
人脸识别技术因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在近几年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成为当前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可以广泛地应用到安全部门、身份鉴别、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