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强制执行问题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comak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能够被强制执行虽已成共识,但股权兼具财产权与身份权的双重属性,其强制执行必然与一般财产有所区别。我国现行法律对此缺乏具体明确规定,导致股权强制执行存在诸多问题,尤其体现在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难以实现以及股权代持情形下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债权人之间存在严重利益冲突。从公司法角度观察,股权强制执行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国家强制力而实现的股权转让,并非单纯的股东债权人利益实现的工具,因此应兼顾公司秩序维护、股东权利保护等诸方利益,实现公司法上各主体间的利益平衡。从《公司法》第72条的角度来说,该条通过法定优先购买权对公司秩序与司法干预进行协调,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公司法》第72条下的股权强制执行与民事执行下的股权强制执行不仅仅存在着概念上的区别,还存在着适用等方面的区别。本文将股权的协议转让与股权的强制执行也进行对比,主要集中在股权协议转让的一般规则等。与《公司法》第72条配套适用的2005年《拍卖、变卖规定》以及2016年《网拍规定》不仅使“同等条件”丧失其作为其他股东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判断基础的功能,更使其他股东完全丧失优先购买权人地位,沦为竞买人,严重损害其他股东权利和公司秩序。因此,法院应在相关司法解释或其他法律文件中明确规定在涉及股权优先购买权人的拍卖中弃用“跟价法”,改采“询价法”,以均衡保护各方利益。有限公司具有人合性,但法律并不禁止有限公司通过章程自治放弃自己的人合性。当章程自治规定与股权强制执行下优先购买权的法定性产生冲突时,应允许债权人或其他竞买人提出异议。基于种种原因,代持股现象普遍存在。当名义股东不履行到期债务时,申请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实际出资人此时存在提起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可能,并以自己是被执行股权的实际所有人为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股权”。此时,代持股强制执行中债权人与实际出资人的利益就会产生直接冲突。如果偏向保护任何一方的利益,都必然使另一方遭受更多的损失。应以形式主义标准为原则,并将《公司法》第32条第3款的第三人限定在与名义股东建立股权交易关系的第三人,平衡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论文第一章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强制执行的基本问题进行概述与探讨。本文通过对股权强制执行的定义,通过定义突出股权强制执行的特征。本文认为的股权强制执行的理论基础是债权人利益与公司秩序兼顾原则,本文从公司法角度上对其进行了论述。之后分析股权强制执行的立法与股权强制执行的不足之处,由此提出相关问题。第二章探寻引起股权强制执行中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实现障碍的数个争点,包括“同等条件”以及“通知时间”的确定困境、章程自治规定与股权强制执行下优先购买权的冲突等。第三章,通过案例统计与分析,从保护名义股东债权的角度探讨股权强制执行下债权人与实际出资人的利益冲突以及司法实践对于此种利益冲突的不同解决态度,并对产生此种冲突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于我国股权强制执行问题解决路径,本文在第四章中首先明确将询价法作为主要竞价方式。其次,以形式主义标准为原则,限缩第三人的认定标准,以期为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强制执行难提供解决路径与方案。
其他文献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为中国铁路“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大环境,随着铁路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项目经验需要被整理和研究。在境外修建铁路有着与国内修建铁路不同的复杂性,需要涉及的范围非常之广,如何能够利用以往的经验,从关键成功因素的作用机理上进行精确把握,将对于中国铁路的境外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铁路国际化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又通过对文献和蒙内铁路、亚吉铁路
审判权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不但体现着国家治理能力,而且直接影响国家治理效果。鉴于审判权是一种稀缺的重要社会资源,因而在国家治理实践中最大限度实现审
当今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之大局之中,世界各国都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洗礼之下。一方面随着国际分工重新调整、科学技术持续进步、新的跨国资本不断涌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发展平稳;另一方面,贸易纷争日益频繁,各国保护主义渐渐出现,经济全球化开始放缓,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为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提供了新能量,而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步伐不断加快,有望在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Y集团作为云南省最
介绍了Access和VB6.0创建模拟电子技术试题库及试卷生成系统的设计过程及得到的较理想的效果.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历久而弥新,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在中国,随着创业企业家年龄的增长和创新技术的涌现,家族企业正迎来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