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就是对于控制的需要,它来自于对人类对环境具有预见性的需要。对于控制欲的定义,《汉代词语字典》中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控制欲就是对对象进行掌控,使其按照控制者的意愿进行活动安排,不让其进行任意活动超出控制者的控制范围。控制其实就是指把握、预测、了解并试图决定和掌控事件的起因、发生过程及最终结果。在国外文献中,Burger和Cooper把控制欲解释为个体对生活的控制动机,即控制欲。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控制欲,他们或多或少的想要控制一些事物或者人。控制欲是个体对自己内心需求的一种满足。控制欲较高的个体在生活中对事件有很强的掌控动机,一旦事件没有在自己的掌控范围或者失去了控制预期,那么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甚至抑郁情绪。当人们觉得对一件事情的控制性极小或者感觉无助的时候,会产生更高的焦虑情绪。但当个体对一件事情或者外部环境能够控制时,个体会因此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同时产生强烈的愉悦体验,并且这会对个体会有激励作用。然而当不能完全控制事物或者他人的时候,控制欲高水平的人会产生焦虑抑郁或者挫败的情绪。为了解我国大学生的控制欲特征,本研究在访谈和调查的基础上,编写了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信效度的适用于我国大学生控制欲的问卷。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探讨了时间距离、概率估计对不同控制欲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文首先编制大学生的控制欲问卷,然后通过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结合情景模拟法研究了不同概率估计水平(高概率估计、基础概率估计、低概率估计)和不同时间距离(长时距、中时距、短时距)来探讨不同控制欲大学生被试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者编制的大学生控制欲问卷包括四个因子:自我控制、控制他人、控制事态发展和避免被控制。2、在高低不同的概率水平下,大学生被试的焦虑情绪也存在显著差异,高控制欲被试在高概率的情境下,体验到的焦虑情绪更加强烈;而低水平控制欲的被试焦虑情绪低。长短不同的时间距离对大学生被试焦虑情绪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短期时间距离下,大学生被试感受到更多的焦虑情绪影响;而长时间距离下焦虑情绪低。3、实验结果显示,概率和大学生控制欲人格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概率估计与时间距离这两个变量的交互作用也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