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点光谱特性调控及荧光传感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v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量子点(Carbon nanodots,CNDs)也简称碳点,是一种新兴的荧光纳米材料,具有制备简单、荧光量子效率高、光稳定性好、毒性低、成本低廉等优点,近年来在能源、传感、生物等领域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在传感领域,碳点可作为荧光探针实现对离子或小分子的检测,检测原理是特定分子对碳点荧光的猝灭,而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是荧光探针的两大性能指标。碳点荧光猝灭的机理可分为电子转移和能量转移两大类,具体又可包括光致电子转移(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PET)、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内滤效应能量转移(Inner filter effect,IFE)等。碳点荧光检测的选择性,与碳点和特定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而检测灵敏度,则取决于碳点荧光猝灭的程度,这与碳点的光谱特性有很大联系。针对不同的检测分子,对碳点进行合理的光谱调控,提高检测灵敏度,对发展碳点荧光探针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碳点应用于对丙酮和Cu2+的检测,在能量转移和电子转移两方面,通过对检测机理的探索研究,及对碳点结构和光谱特性的调控,使检测性能得到了优化。主要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1、碳点发光波段调控,及丙酮探针检测灵敏度的提高利用丙酮分子独特的光谱性质,构建碳点荧光探针。使用葡萄糖制备得到的碳点,利用其与丙酮之间的光谱重叠,实现了对溶液丙酮的选择性检测。进一步的,以β-乳球蛋白为原料,制备得到一种新型碳点,利用其发光光谱的蓝移,增加了其与丙酮之间的光谱重叠程度,从而提高了检测丙酮灵敏度,检测限从0.13%左右降低到0.09%左右。2、碳点的光学特性对光致电子转移检测Cu2+灵敏度的影响通过制备表面氨基数量和荧光量子效率不同的碳点,用于对水溶液中Cu2+的检测,对光致电子转移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文献中一般认为的表面基团数量,碳点本身的荧光量子效率对其荧光猝灭的影响更大,并基于此提出一种可能的机理解释。3、碳点荧光薄膜的制备及对Cu2+的固态检测将碳点与海藻酸混合,制备荧光薄膜,优化浓度、比例等制备工艺。使用表面带羧基(-COOH)和氨基(-NH2)的两种不同碳点,比较它们在溶液和薄膜中对Cu2+的响应灵敏度。在溶液中,NH2-CND对Cu2+的响应灵敏度较好,而在薄膜中则是COOH-CND对Cu2+的响应较好。通过这一实验结果,验证了碳点在薄膜中不同于液态的检测机制,发展了对Cu2+快速便携的固态检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总结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结
精馏过程属于化工过程的一个耗能部分,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常规的精馏塔,研究了各种精馏塔类型。经过分析以后,可以节省各种设备的投入,特别是的精馏结合以后效果比较明显。
研究不同机插密度对水稻丰两优香1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丰两优香1号适宜的机插密度为30cm-18cm,产量可达8622.0kg/hm^2。
犹如剧烈的地壳运动总会造就鬼斧神工的高山深潭,一个时代内蕴的能量越巨大、震荡越剧烈,就越容易在文学的园地中呈现繁花似锦的景象。随着七零后作家群的日渐成熟,他们也越
冀东金矿矿集区位于河北省东部的承德、唐山、青龙县境内,为燕辽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北陆块北缘中段,北部为丰宁—隆化断裂横穿,南部为巨厚的燕辽沉降
病例资料男,52岁,行胸部CT体检查时发现后纵隔、脊柱旁占位。既往高血压病史3年余,血压最高达190/110 mmHg。实验室检查:血细胞分析、生化、癌胚抗原(CEA)、感染标记物等结果均
自1997年以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成为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基石,得到国内外临床指南的I级推荐~([1-3])。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接受规范
将分布式燃气调峰技术应用于基于Co-ah循环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在热力站设置分布式燃气调峰的吸收式换热机组型式,进一步降低回水温度并实现燃气末端调峰。本文对该新型热电联
对里下河水系九龙口湖荡沉积物中的碳和氮及其粒径进行测定,研究碳、氮元素的垂向分布与积累状况,分析沉积物的总氮(TN)、有机氮(ON)、铵态氮(NH4+-N)、总有机碳(TOC)以及粒径之间的关系
在图像泛滥的今天,正确地辨别、解释和使用图像已经成为个人文化水准的一个重要方面。高等美术院校的学生是跟图像打交道最密切的一群人,他们的图像素养对整个社会都有不可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