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外部线索的社会化问答平台答案信息质量感知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u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爆发式增长,促使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解决生活中或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也催生了社会化问答服务的蓬勃发展。过去几年里,社会化问答服务经历了高速发展期,诞生出如Quora、知乎等一批优秀的问答社区,一度引领了互联网时代知识分享的时代浪潮。基于人与信息的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化问答服务网站,问答数量和质量是其发展的核心。伴随着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数量的扩张,如何平衡问答信息的质与量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因此,对于社会化问答平台信息质量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用户视角,结合线索理论,从答案信息质量所具有的外部特征线索出发,研究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信息质量感知问题。本文从信息发布者维度、信息消费者维度、信息量特征维度和信息系统维度,总结出用户在对答案信息进行初步判断时所关注的外部线索。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采集到433份样本数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了社会化问答平台答案信息质量感知的7种线索,即信息利用线索、信息认同线索、信息举报线索、信息否定线索、信息能力线索、信息表象线索、系统推荐线索。在此基础上通过进行假设开发建立概念模型,并利用AMOS软件对模型进行了结构方程评估。验证结果表明,各假设均成立,7类线索对社会化问答平台用户答案信息质量感知均有显著正向作用,同时信息认同线索和信息否定线索对答案信息质量感知的影响作用最大。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优化社会化问答平台信息线索布局,以增加用户对该质量答案信息的感知;同时也可完善社会化问答平台高质量答案信息的评估机制,优化平台信息质量评估算法。
其他文献
本文就网络工程专业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缺少企业级应用环境和真实网络建设条件等问题,提出了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将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与现有的实验教学环境结合,通过新型
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也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正确认识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意义,对于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战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业成绩不良进而影响了学生的态度、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差,同时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
[目的 /意义]针对传统IPA方法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引入一种改进型IPA理论(RIPA)并对社会问答平台答案质量进行研究,从而引导社会问答平台运营商更好地开展服务,提高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