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伤寒论》魏道杰译本研究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adi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寒论》,中国传统医学四大典籍之一,由“医圣”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是现存最早、首部理论联系实践的医学巨著。它重新定义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特征,奠定了其分支学科的基础,谱写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历史新篇章。《伤寒论》的对外翻译过程至今历时31年,共有7种译本。其中魏遒杰(Nigel Wiseman)译本在海外被广泛接受。然而目前,国内学者对该译本及魏遒杰所主张的“以原文为导向”的翻译方法仍有误解,引发不少争论。此外,魏遒杰本人对“以原文为导向”翻译主张的讨论主要针对中医术语英译,对翻译涉及的接受情况、译本选择、译者条件、读者分析、具体翻译技巧等重要因素并未系统地研究。本文以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与魏遒杰翻译思想的契合点作为基础,即对于读者能动作用和读者期待的关注、以“文本—读者关系”为研究中心,选用接受美学为研究视角。一方面,本文证明了接受美学对《伤寒论》魏遒杰译本分析具有强解释力。另一方面,本文运用接受美学中的“审美距离”、“视野融合”、“读者期待视野”“关照性叛逆”“文本召唤型结构”、“隐含读者”等主要概念,剖析魏遒杰译本的五大要素,包括译本接受情况、原文本选择、译者选择、读者分析、具体翻译技巧的运用,并总结出魏遒杰《伤寒论》译本在以上方面的独到之处,以期为中医英译者提供新视角。本文认为,由于译本在读者中的接受不易估测,译者可应用“以读者接受为研究中心”的接受美学理论,以保证译本在读者中的广泛接受:以其“审美距离”为标杆,选择最佳原文本;以“视野融合”能力与“关照性叛逆”能力为标准,寻求自我提升;以“隐含读者”和“读者期待视野”为依据,了解读者需求;以建立“文本召唤型结构”、遵从“隐含读者”要求、最大化“视野融合”为具体目标,选择最佳翻译技巧。
其他文献
介绍水煤浆气化流程中,磨煤系统现场VOCs排放存在的人员安全及环保问题,以及为此所做的技术改造。利用工艺水循环洗涤气中的甲醇、氨等有害气体,洗涤后尾气满足废气排放标准,
以负载定量聚偏二氟乙烯的尼龙无纺布为功能插层,采用共固化工艺制备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结构阻尼复合材料.测试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层间剪切强度等静态力学性能
阿卡波糖作为新一代的口服降糖药,能明显降低餐后血糖。另外,长期服用本药还可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浓度,同时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副作用较轻微,多为胃肠道的不
随着全民性的健身运动迅速在全国普及,体育场馆安全环境的监测与建设引起了体育科学、环境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共同关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ZigBee协议的体育场馆环境监测系统。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摘 要:文章通过介绍现有的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标准组织的产生过程,分析建立我国主导的国际标准组织面临的困难和可行性,提出率先在优势领域面向创新建立国际标准组织的建议,以期充分发挥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标准化领域的作用,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组织;创新  中图分类号:F1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stab
在5G移动通信网络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一种新的调制方式——索引调制被提出。采用小波分解检测索引调制信号,可提高索引信息的特征表现,提高有效子载波
本文是科幻小说《流亡星球》一书的翻译报告,小说作者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厄休拉·勒古恩。书中描述了一个发生在埃尔塔宁星球的虚构故事。作为一部文学著作,该小说不仅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