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莱辛的戏剧批评——以《汉堡剧评》为中心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o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莱辛是德国18世纪著名的戏剧批评家,《汉堡剧评》是其重要的批评著作。本文以《汉堡剧评》为中心,从莱辛的戏剧批评观念、戏剧批评的原则和方法、戏剧批评的评价三个方面入手,力图将莱辛戏剧理论和批评方法中的价值精髓之处完整地体现出来。   处于德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特殊时期,莱辛清醒地认识到德国文学的道路,不应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的道路,而应是具有德意志独立意识的民族戏剧,由此他展开了一系列的戏剧批评活动。在《汉堡剧评》中,他提出他的戏剧批评观念,即市民戏剧观、人物性格观、戏剧教化观,并进行了完整阐述。在诠释批评观念的同时,他始终坚持两个重要原则,即批判古典主义和遵循亚里士多德“诗学”原理;为了配合观念阐释和原则贯彻,在方法论上,他采用了破立结合、比较分析和典型论述的方法对汉堡民族剧院的上演剧目进行独具特色的评论,为后世提供范式。正是在莱辛《汉堡剧评》的推动下,德国民族戏剧才得以发展、壮大,在历史长河中真正确立自己的地位。虽然存在时代和个人的局限性,但莱辛和他的《汉堡剧评》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功绩不容忽视。
其他文献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的精华,植物成语是其中重要的一类。植物成语源自人类与植物的密切关系,极具表现特色,广泛地应用于日常交流、尤其是书面语之中。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现象,其特点在
作为《昭明文选》赋类居首,而赋体之中京都为先,此类题材赋作自汉代起便在辞赋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界对于京都赋的研究历来也侧重于汉魏六朝时期,这是赋学研究的一个普
自从电脑和互联网进入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以来,网络文学就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发展开来。随着痞子蔡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以实体书形式出版并获得不俗的成绩后,网络文学便
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情感与认知有密切的联系,对情感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人类心理结构和认知方式。由于情感的无形性和模糊性,对情感的正确把握有一定的难度。但情感并不
数据可视化技术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重要媒介,但数据可视化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应用不足,通过分析数据可视化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现状,剖析数据可视化技术在课堂中应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