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及热敷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气虚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ulon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联合应用针刺、中药热敷、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气虚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课题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临床试验研究方法,收集病例均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和整合盆底医学工作站,共入组60例,入组病例均符合研究标准:轻度和中度气虚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入组病例进行随机分层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中药热敷、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治疗,每周治疗2次,10次为1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的临床效果,观察指标包括盆底表面肌电值、中医证候评分、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结束后3个月对入组病例均进行随访并观察疗效,观察指标包括尿失禁生活质量表(I-QOL)评分、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分。临床试验结束后对上述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1、两组治疗后盆底表面肌电值分析、比较,前静息阶段平均值、后静息阶段平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余各阶段盆底表面肌电测量值(快速收缩阶段最大值、紧张收缩阶段平均值、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表面肌电值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2、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ICI-Q-SF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观察组在降低上述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3、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4、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两组I-QOL评分、PISQ-12评分均升高(均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性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针刺、中药热敷、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以有效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医气虚证候,促进盆底表面肌电值恢复,有利于产后轻度、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 收集广州市13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出院1年随访资料,并分析总结其特点,为进一步评价COVID-19患者的远期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治愈出院1年并在该院康复门诊随访的134例COVID-19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COVID-19患者住院时确定的轻型、普通型、重型为分组,分别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抗体、T淋巴细胞亚群、肺功能、胸部CT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34例随访患者新型冠状病毒IgG阳性105例(占78.4%);CD4+及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下
目的 掌握三亚市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状况,明确优先解决的问题、重点干预人群,为制定慢性病防控与健康促进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各专题监测结果,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对居民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死因顺位前5位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过去一年内住院病人疾病前5位为高血压、脑卒中、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炎.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外,≥60岁年龄组慢性病患病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P均<0.01).40~<60岁组人群吸烟率最高,40~
目的:观察并评估针刺结合督灸治疗肾阳虚型中风后尿失禁的作用效果,为临床治疗中风后尿失禁提供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本实验收集60例就诊时间在2020年4月到2020年12月的肾阳虚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60例患者皆选取于我院(黑龙江省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并且符合诊断及纳入要求。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针刺加督灸组(治疗组)30例和单纯针刺组(对照组)30例。对照组针刺穴位:百会、四神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