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联合应用针刺、中药热敷、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气虚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课题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临床试验研究方法,收集病例均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和整合盆底医学工作站,共入组60例,入组病例均符合研究标准:轻度和中度气虚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入组病例进行随机分层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中药热敷、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治疗,每周治疗2次,10次为1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的临床效果,观察指标包括盆底表面肌电值、中医证候评分、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症状疗效。治疗结束后3个月对入组病例均进行随访并观察疗效,观察指标包括尿失禁生活质量表(I-QOL)评分、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分。临床试验结束后对上述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1、两组治疗后盆底表面肌电值分析、比较,前静息阶段平均值、后静息阶段平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余各阶段盆底表面肌电测量值(快速收缩阶段最大值、紧张收缩阶段平均值、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表面肌电值改善优于对照组(均P<0.05)。2、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ICI-Q-SF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观察组在降低上述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3、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4、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两组I-QOL评分、PISQ-12评分均升高(均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性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针刺、中药热敷、生物反馈电刺激可以有效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医气虚证候,促进盆底表面肌电值恢复,有利于产后轻度、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