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速轴对称激波与边界层相互作用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ws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波与边界层相互作用(SWBLI)广泛存在于超声速及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道中,可以引起强烈的流动分离,导致进气道偏离设计工况,甚至无法启动。为了提高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整体性能和应用价值,需要保证进气道在较宽的马赫数范围内能够处于启动状态并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近六十年来,世界各国流体力学专家和学者针对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现象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以具有轴对称布局的进气道为研究背景,针对轴对称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通过湍流模型的对比分析,本文选取S-A湍流模型计算分离区,实验中采用高时空分辨率流场显示技术、超声速PIV技术等实验方法。本文研究了轴对称激波与圆柱边界层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分离区随半径的变化规律以及圆锥边界层和轴对称激波与圆锥边界层相互作用的流场结构。本文进行了大量的仿真计算,得到了某一固定雷诺数下激波诱导边界层分离的预测模型,即在某一雷诺数下,通过给定的激波强度和来流马赫数,通过本文所得到的模型可以判定边界层是否分离。采用课题组的平面曲线激波逆向设计方法得到了等强度的轴对称汇聚激波,通过‘平行四边形’方法可以实现激波入射点参数一致;Rd1时轴对称流动可以近似为二维流动,轴对称分离区分离点模型和分离区长度模型与半径无关;1<Rd<100时,分离点模型中因子A随半径的增加而增大,并逐渐趋于一个稳定值,分离区长度随半径的增加而减小,可以用一个二阶多项式拟合。采用NPLS流场显示技术研究超声速圆锥边界层,得到了精细的圆锥湍流边界层涡结构图像,从图像当中可以看到深入主流区的大尺度湍流结构以及壁面处逐渐升起的条带结构;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不同攻角下的圆锥边界层涡结构距离壁面的高度进行了分析,指出圆锥背风面涡结构距离壁面的高度随攻角的增加而增加,但增速变缓,迎风面边界层被吹除,背风面边界层涡结构随攻角的增加拉伸破碎加剧;通过对轴对称激波圆锥边界层相互作用的NPLS图像和PIV图像的初步分析,轴对称的激波边界层相互作用流场结构与二维的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分离区的形态与分离区附近的波系结构跟激波入射点附近的边界层特性相关。
其他文献
近年来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工程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和电力系统的逐渐完善,电网的覆盖面积愈加广泛,在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电力服务同时,也增加了
导航系统的微小型化和高性能化是现代导航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论文对微小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实现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研制了基于浮点DSP的微小型导航计算机平台,研究了陀螺
Australia is being ravaged (破坏) by the worst wildfires seen in decades, with large swathes(一长条) of the country de-stroyed since the fire season began late
期刊
触点零件是工业中重要的电器元件,完成关键的切换功能,是决定电器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触点零件的表面形貌对零件的接触性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检测手段落后,采用计
红外焦平面阵列在成像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盲元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系统的成像质量,盲元问题是目前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系统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提出了一种PTW图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