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lk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为了更好的保护工伤职工的权益,确保其及时得到救助,我国《社会保险法》首次规定了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以下简称“先行支付”)制度。它的颁布,确立了工伤职工依法申请先行支付的权利,简化了工伤职工获得救助的程序,为工伤职工提供了较为便捷的救济。同时,《社会保险法》依法赋予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代为追偿权,让用人单位为自己行为承担最终的法律责任。另外,对政府而言,先行支付制度要求其强制用人单位参保,积极履行职能,从而督促政府承担责任,为先行支付制度的运行保驾护航。但是,由于我国的立法经验相对不足,先行支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存在缺陷而面临重重阻力。本文以我国现行法律对先行支付制度的规定为基础,对相关立法进行分析,结合域外的立法经验,针对我国先行支付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建议。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先行支付的基本理论,首先对先行支付的含义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特征和类型。又指出了先行支付的政府责任理论、无过失补偿理论和法定债权转移理论。其次论述了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对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先行支付法律规定进行介绍,最终总结出制度覆盖范围广泛、基金保障机制健全、待遇支付相对及时等经验。第三部分介绍了先行支付的立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立法现状部分先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险法》关于先行支付的规定,又介绍了《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和《工伤保险经办规程》在前者基础上的完善性规定。通过分析上述法律规定,指出先行支付制度存在适用范围较为狭窄、先行支付程序较长、追偿机制难以操作、基金安全面临风险一系列问题。第四部分针对提出的问题,给出了扩宽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适用范围、简化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程序、完善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追偿机制、完善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风险应对策略的建议。
其他文献
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体,是实现发展现代水利战略目标的关键。因此,加强人力资源整体性开发,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廉洁的党政人才队伍,培养一支适
高速串行总线无源通道建模的效率及准确性,一直是行业关注的重点。Cadence Sigrity的POWER SI 3D-EM工具,实现了效率与精度的较好结合。本论文先从工具的精度出发,采用精度较
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当前国内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企业在数字化研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普遍还比较低。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仍
基于FSK体制多目标交通雷达进行了多目标检测算法的相关研究与优化。多目标检测时,采用恒虚警检测方法设置自适应检测门限进行处理。同时,对于由雷达安装摆角引起的系统抓拍
在国内,由于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区域空调系统作为一种综合用能、集成用能的大型空调系统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何能够在降低输送能耗的同时实现水力平衡是现如今区域空调输配管网领域的一大热点与难点。本文提出一种区域空调分散式二次泵系统,用改变管网中动力分布的方式来提升区域空调输配效率以及管网的稳定性。本文在对区域空调分散式二次泵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础上,分析输配管网运行能耗与管网运行特性的影响因素,并研
慕课(MOOC),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简称,具有诸多优点,如公开、规模庞大、资源丰富等,教育界广泛关注到了其应用价值。一些学校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创办了自己的MOOC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