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Pb2+和Cu2+)库的有机组分与调控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1000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重金属库的饱和容量是预测与反映土壤对重金属污染缓冲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土壤有机组分重金属(铅,铜)库和生物炭调控,对环境风险评估和土壤污染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采用连续提取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镜(FTIR),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研究了土壤重金属库的容量与组成;通过有机组分分级研究了不同有机质的橡胶园土壤主要有机质的组分(富啡酸,胡敏酸,球囊霉素,黑炭等)重金属(铅,铜)库的容量和贡献;然后,通过调控两种橡胶园土壤(铅+生物炭,铜+生物炭),并布置小生菜盆栽实验,研究了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定量调控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结果显示,随着铅污染浓度的升高,稳定的铅库如有机结合态残渣态先达到饱和,而不稳定的碳酸盐结合态和交换态后达到饱。3种土壤的铅库饱和容量范围为4.45~13.85 mg g-1。在土壤重金属库容饱和过程中铅的分配主要由残渣态(-32.74%)向交换态(+25.82%)和碳酸盐结合态(+8.94%)转化。铅的生物有效性库(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的积累主要受CEC,pH和土壤质地影响。特别的是,X射线衍射光谱结果表明土壤饱和库中交换态部分以铅磷络合形成的磷酸铅(Pb2(P4O12))为主,而铁锰氧化态部分以铁氧化物铅(PbFe205)形式存在。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土壤饱和铅库有机结合态中可能有羧酸盐(C-O-Pb-O-C结构)的存在。而土壤铅库残渣态部分主要是铅硅沉淀反应形成的铅硅酸盐如Pb8Fe(Si2O7)3,Pb5Si8021,Pb2Si04。这些结果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土壤重金属的形成和组成机制。2)研究结果发现,土壤中有机质及其各组分结合铅,铜含量在高浓度下均达到饱和。不同有机组分重金属库(铅、铜)的容量饱和后,其重金属的分配随不同土壤和重金属类型而变化。不同有机组分结合铅、铜的分配规律分别为(%):黑炭(37.96)>胡敏酸(29.92)>富啡酸(12.68)>颗粒有机质(10.53)>球囊霉素(8.90)和富啡酸(44.37)>颗粒有机质(21.83)>球囊霉素(13.07)>黑炭(13.01)>胡敏酸(7.96)。单位质量有机组分碳吸附铅的能力大小(mg(100 g)-1C)为:黑炭(68361.18)>胡敏酸(44073.42)>颗粒有机质(13424.53)>富啡酸(12065.8>球囊霉素(7879.24)。而不同有机组分结合铜的能力大小(mg(100 g)-1C)分别为:颗粒有机质(28764.67)>富啡酸(26443.92)>胡敏酸(15889.16)>黑炭(13311.81)>球囊霉素(8893.8)。特别的是,土壤球囊霉素结合重金属的能力低于其他4个组分,其与单位球囊霉素碳吸附铅、铜的比率(mg(100g)-1C)分别为2646.64~7879.24和3106.68~8893.8。总之,该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组分对重金属的结合能力差异很大,甚至同一种组分在不同土壤中的重金属亲和力也有差异,这可能与土壤的腐质化程度有关。3)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生物炭土壤相比,生物炭处理后铅、铜库容量变化显著,分别增加1.14~1.98,0.98~1.7倍。玉米秸秆生物炭修复使土壤重金属库的比例组成在从生物有效性向更稳定的库转化。同时,盆栽试验中生物炭显著提高了较低铅污染浓度土壤中小生菜的生长,包括地上部鲜重和叶绿素含量,而铜污染土壤中则不显著。此外,生物炭的添加使小生菜地上部铅,铜含量分别降低了52.7%~70%,33.4%~53.4%。根据拟合小生菜重金属吸收量和土壤污染浓度得到的线性方程,推导出生物炭调控后,橡胶园土壤的叶菜类蔬菜铅,铜安全浓度分别提高了 0.9~6.5,4.1~5.5倍。因此,研究结果证实了生物炭调控土壤重金属库的容量和组成的可行性,并能有效提高土壤植物安全容量。总之,本研究揭示了土壤重金属库的最大容量和组成,库饱和状态下重金属的主要有机和矿质形态,以及有机组分,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库的影响和调控作用。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土壤重金属库,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物理组分分级包括胶体或团聚体下重金属库的组成和差异。
其他文献
崇义地区位于湘赣粤交汇处,构造位置处在华南加里东褶皱系范围内,是华南东部华夏地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华南东部地区下古生界沉积构造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其研究焦点一是下古生界-泥盆系沉积体系的物源方向和源区构造背景的差异;二是下古生界地层时代划分和构造环境争议。本文以崇义地区广泛且相对连续出露的古生代地层为研究对象,采用沉积学方法进一步对崇义地区下古生界-泥盆系沉积物源和构造环境分析,重新认识华夏西
催化加氢是化学工业中一类重要的单元反应,其中羰基化合物的催化加氢产物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和香料等重要领域。因此,本文以加氢活性高、价格低廉的金属Ni为主催化活性组分,通过对水滑石有机阴离子插层、SBA-15改性和γ-Al_2O_3生物模板辅助调控等方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镍基纳米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在羰基化合物加氢反应中的性能。首先,通过焙烧-重建法设计并成功制备了由有机配体2,4-二羟基
随着自然界中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目前高值化开发利用生物可持续资源迫在眉睫。天然纤维素是自然界最丰富的、可持续且分布最广泛的生物资源,主要存在于不同类别的各
矩形纳米板作为一种典型的二维纳米结构,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器、谐振器、存储设备、微型开关等,还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元器件被用于微/纳机电系统。然而,对于纳米尺度的结构,
抗污染改性一直都是膜材料和膜分离领域的研究热点。对膜材料进行抗污染改性的常见方法有涂覆法、接枝法、化学处理法、共混法等。由于操作简单、与实际生产兼容性好,共混法
西鄂尔多斯是古地中海孑遗植物群的“避难所”,其中沙冬青、四合木、霸王、半日花、蒙古扁桃、绵刺和红砂七种珍稀濒危植物是该地区的代表性植物,七种植物自然更新困难且速度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以及各种化学产品、农药和化肥的广泛使用,含重金属元素的有害物质经不同途径进入农田土壤环境。农田土
由于冶金设备中的机械部件长时间在高温、高速和高重载等恶劣的服役环境下工作,迫切需要开发出同时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新型材料。本文以镍基高温合金为基体,添
长期以来符山铁矿通常被认为是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床,但是一直伴随争议,对于符山铁矿铁质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以及成矿模式一直缺乏统一的认识。符山铁矿层间矿体磁铁矿与围岩接触截然,几乎不发育矽卡岩;矿石具有气孔构造;根据磁铁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将可将磁铁矿分为三大类:高硅磁铁矿,高钛磁铁矿与普通磁铁矿;而普通磁铁矿又可以分为高硅普通磁铁矿与低硅普通磁铁矿。而且发现高硅磁铁矿出现于气孔附近,并且部分高
农业类传感器主要有畜牧水产类、气体土壤类、大气环境类及植物生理类等四大类。用于检测植物活性小分子的植物生理传感器能够监测植物生长状况和全生命周期状态,可以达到对植物的科学精准控制与管理,摆脱以人为经验方式的农业生产指导,实现农作物高产优质,对农业生产指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对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本文采用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设计方法和电化学测试技术,设计了一款微型化葡萄糖电化学生物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