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心肌ICAM-1表达与细胞凋亡关系及药物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j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 病毒性心肌炎多由肠道病毒(特别是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其病理改变主要为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及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亦无特效治疗方法。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对其发病机理的研究正在深入进行。目前研究发现,病毒复制、炎性介质、细胞凋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免疫调控失衡等多种因素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而这些因素之间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探讨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了解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是黏附分子中较具代表性的一种,通过促进免疫细胞与靶细胞的黏附参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病理性细胞凋亡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近年来受到重视,研究证实,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可导致细胞凋亡和坏死,但对病毒性心肌炎时心肌ICAM-1表达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目前尚缺乏研究。我们用柯萨奇B3病毒感染小鼠制备动物模型研究病毒性心肌炎不同时期心肌组织ICAM-1表达的变化,ICAM-1表达与细胞凋亡、心肌组织病理积分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关系以及药物对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ICAM-1、细胞凋亡等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并为治疗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将120只4~6周龄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
其他文献
以彝族聚居为主的K村文化内部的医疗体系主要包括自我治疗、专业层面的乡-村两级医疗体系、地方性医生和民间层面的草药医生,这是缺乏彝族传统疾病观念与仪式疗法的另类彝族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临床特征总结出发病特点和有效治疗方法。结果青少年
目的:探讨了近年来对多种肿瘤均有治疗效果的2-甲氧基雌二醇(2ME2),一种雌激素的衍生物治疗MM的可行性,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活力,BrdU掺
目的:对采取无痛分娩技术分娩产妇其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12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划分两组:
背景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炎症性疾病。AS不仅局部病变处有大量的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浸润,而且伴有全身性的免疫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