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东巧地幔橄榄岩和豆荚状铬铁矿成因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w1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巧蛇绿岩位于西藏中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受区域大地构造背景控制明显,由于构造的肢解、破坏,没有一个完整的层序剖面,大多由一个或几个蛇绿岩单元组合而成。根据地理位置特征并以强玛镇为中心将东巧蛇绿岩划分为东、西两个岩体。前人关于东巧蛇绿岩构造背景的研究多是聚焦在上部的洋壳岩石,而至今尚无定论;在铬铁矿方面,浅部矿化较好的露头已全部采完,急需弄清其成因问题,为后续找矿勘探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东巧方辉橄榄岩、纯橄岩以及豆荚状铬铁矿(浸染状)开展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得到以下成果:(1)东巧地幔橄榄岩以方辉橄榄岩为主(75%左右),其余为纯橄岩占比较小约15%。东巧豆荚状铬铁矿以浸染状为主,赋存在厚层且延伸较远纯橄岩中。(2)东巧地幔橄榄岩中单斜辉石含量小于3%,矿物地球化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来源于尖晶石相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且部分熔融程度较高估算在22%~28%之间,高于深海地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程度(10%~22%)。(3)东巧地幔橄榄岩副矿物铬尖晶石Cr~#值大于60,全岩具U型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原始地幔标准化PGEs分配模式为IPGEs相对PPGEs富集的右倾特征,Rh/Ir值高于球粒陨石CI值。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俯冲带之上的残余地幔与流体/熔体发生反应,使轻稀土元素和部分微量元素选择性富集。(4)熔体-岩石反应模型可以用来解释东巧豆荚状铬铁矿的形成过程:强烈亏损的上地幔的岩石组合在大量S被带走后形成了玻安质岩浆,随着岩浆上涌侵位亏损的方辉橄榄岩,反应在两者之间发生,辉石不一致熔融形成富硅、富铬的二次熔体,橄榄石在此时伴随而形成,在岩浆结晶的早期阶段,IPGEs和尖晶石同时分离结晶出来,不相容元素Pt和Pd难以与S结合最终亏损。(5)矿物地球化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结果显示:东巧地幔橄榄岩可能形成于大洋中脊的扩展环境,之后由于洋内俯冲作用,使原本位于俯冲带上部的地幔橄榄岩熔融残余又遭受俯冲带所带来的熔体/流体后期改造;东巧豆荚状铬铁矿则形成于后期的俯冲带环境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国药典》"炮制通则"中"烫"法是否有必要改为"炒"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考证"炒"与"烫"的概念及《中国药典》"炮制通则"中"烫"法改为"炒"法的转变。结果:1963版
本文讨论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大城市城郊区经济发展的问题。以北京市经济94-95两年统计数据为基础,按照多种经济意义进行多次分类,提供了一种分析多层次大城市区域经济特点的方法。
建设工程项目的择优评价,通常情况下,我们常采用静态和动态的一些评价方法。实际工作中,在资源稀缺、资金有限等约束条件下,如何从多种投资方案中快速选择出若干个可行方案,是投资
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小说中,抗争者是知识青年形象的一大类型.根据抗争者反抗的对象及心理状态,这些人物可分为三类:第一种暂名为“全新人”,重点反抗外界压迫.第二种暂名为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介形类动物群依其属种组成及埋葬学特征可区分为河流、滨湖沼泽、浅湖(0~12m)、半深湖(12~25m)和深湖(〉25m)等多种组合。湖相介形类化石组合始见于始新世中期沉积的
介绍平移式后发动机舱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四连杆机构尺寸的确定及动力学校核,以及空气弹簧、门锁的选用等。
金属船板曲面无模渐进成形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柔性成形技术,其自动化程度高,满足高效率和高质量加工的特点,在造船工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针对无模渐进成形技术做
自“重建三角”提出以来,受到许多一线教师的关注,他们把它应用到教学的实践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通过文献和实证对平面几何定理和竞赛试题进行研究,进一步验证三角新体系的实用性.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重建三角”的背景,对张景中三角新体系以及三角法研究平面几何的现状进行文献综述,从而为本文提供参考.第二章,介绍三角新体系,内容包括共高命题、共角命题、共边命题、正弦的定义、正弦定理、正弦和角
<正>新闻回顾:《中国组织人事报》2018年12月28日报道,自"人社服务标兵"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以来,各省级人社部门按照要求,积极动员、广泛征集、优中选精,已提供"人社服务标兵"
真菌病毒在真菌中广泛存在,一些真菌病毒可以影响病原真菌营养生长、产孢和色素形成等性状。本文研究了真菌病毒在水稻稻瘟菌中的多样性以及其对寄主生物学性状的影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