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崛起,互联网技术已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技术已把“互联网+”作为核心,通过与传统技术的结合,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我国从2014年起,连续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要以“互联网+农业”的基本方针,打造新型农业经济模式。农产品电子商务目前成已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成为农业新热点,得到广大农民的关注。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主要利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本溪市桓仁县林下参种植户电商销售采用情况进行分析,获取论文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从农户的个体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和对电商销售的认知、采用和评价等对农户电商销售行为进行分析,并对电商销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针对影响林下参种植户采用电商销售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从而获得相关结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林下参种植户的年龄趋于老龄化,大多数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种植经营规模较小。除此之外,政府对电商销售宣传不足导致该地区种植户对于互联网、电商的了解程度不足,因此本地区电商销售渠道的采用率偏低。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假设中的11个变量中有7个变量具有显著性。其中,种植户的年龄呈负向显著,年龄越大,越不愿采用;家庭人口数呈正向显著,人口越多,采用率越高;上网频率呈现正向显著,上网频率越高,就更倾向使用电商销售;生产销售特征中的种植面积和采挖量均呈正向显著,种植面积越大、采挖量越多,越愿意使用电商销售;年采挖量正向影响了电商销售渠道的采用,产量越大越倾向采用。对于电商认知渠道变量中,对于互联网和电商的了解程度这两个量变,也呈现正向显著,了解程度越高,越愿意采用。最后,根据本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分析结果,对专业人才方面、公司化、品牌化、合作社经营、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等方面,提出政策性建议,希望能够为桓仁县林下参产业电商发展提供帮助,以提高电商销售渠道在林下参种植户中的采用率,提高种植户的收入,也为未来关于林下参产业发展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