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不利热力环路辨识的空调水系统变压差模糊控制方法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yue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控制对建筑节能有着重要意义;在空调系统总能耗中,空调水系统输送能耗比重较大,是空调系统节能的重点之一。为降低空调系统的输送能耗,水泵变频变流量控制逐渐成为空调系统节能运行调控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广泛用于实际工程之中。本文通过对实际工程和大量文献的研究发现,空调水系统水泵变频控制仍存在以下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循环水泵变压差设定值的控制参考依据,无法实时反映热能供给最不利的末端空调用户的供能需求,空调末端用户热能供给和热能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问题没有有效地引入到控制过程之中;二是适于空调水系统实时控制的最不利热力环路的概念和定义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研究,现有的最不利热力环路辨识方法仍依赖于空调水系统的结构参数、物性参数和运行参数等,不适于在线辨识应用;三是现有的水泵变频控制所需要的变压差设定值优化重整方法过于经验化、缺乏理论依据,没有考虑空调水系统管网特性在变压差设定值优化重整的作用。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在系统地综述分析了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模糊控制理论,采用理论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空调水系统最不利热力环路判定与辨识、水系统管网模型关键参数在线辨识、变压差设定值预测重整、水泵变频模糊控制等方面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首先,本文提出了空调水系统末端支路热能供需不平衡度和基于热能供需平衡的最不利热力环路的概念,根据供热/供冷工况下风机盘管换热模型,给出了风机盘管水系统各末端支路热能供需不平衡度的定义式及求解方法,提出了最不利热力环路在线判定的基本方法。研究表明,基于热能供需平衡关系的最不利热力环路能够更好地反映空调水系统在实际运行调控中最需要进行控制调节的末端支路,是节能调控应该立即消除的对象,最不利热力环路作为水系统节能控制参考控制回路较传统的最不利水力环路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次,为满足变流量空调水系统最不利热力环路在线辨识和节能调控的要求,设计并建设了风机盘管变流量空调水系统试验平台,完成了该试验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化监控系统的软硬件开发。校验及调试结果表明,该变流量空调水系统试验平台监测误差均在±5.0%以内,支路末端房间温度可控制在±0.5℃范围以内,能够满足空调水系统变流量节能调控要求。第三,为充分发挥空调水系统管网特性在变压差设定值优化重整过程中的作用,建立了适用于水泵变压差设定值优化重整过程的变流量空调水系统管网模型,试验得到了水系统中电动连续调节阀开度-导纳模型以及风机盘管和循环水泵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上述管网模型,完成了具有电动开关阀和电动连续调节阀两种调节机构的风机盘管水系统在四种调节工况下的各末端支路水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风机盘管空调水系统管网模型关联矩阵在线辨识方法,能够满足变流量空调水系统节能控制的在线辨识要求;依据最不利热力环路对水泵进出口压差设定值进行重新整定和调控后,该最不利热力环路的热能供需不平衡度能够得到有效改善、甚至消除。第四,为降低空调水系统最不利热力环路在线判定的计算难度,本文根据室温在e-ec相平面上的变化特征,定义了相平面轨迹特征向量和向量夹角,提出了空调水系统最不利热力环路相平面模糊辨识方法;利用本文所建立的变流量空调水系统试验台,试验研究了最不利热力环路相平面模糊辨识方法,验证了最不利热力环路相平面模糊辨识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在温度调控相平面上,某末端支路的实时示踪方向向量夹角在(0°,180°)中的取值越大,该支路成为最不利热力环路的可能性越大;凡状态点出现在相平面第I象限的末端支路都应为最不利热力环路判定的重点支路。末端支路的热能供给不平衡度及时地反映了各末端支路出现最不利热力环路的时间变化特征,以动态变化的最不利热力环路作为控制参考回路才是科学合理的。最后,本文将最不利热力环路相平面模糊辨识方法、空调水系统管网模型关键参数在线辨识方法和作用模糊子集推理模糊控制方法引入空调水系统水泵变频控制过程,提出了基于最不利热力环路辨识的水系统变压差模糊控制方法,研究了控制系统架构及各功能模块的理论实现方法,开发了网络化实时控制程序,利用变流量空调水系统试验台,试验研究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基于最不利热力环路辨识的水系统变压差模糊控制方法在实现空调水系统水泵变频变压差设定值节能控制时具有室温控制稳定性好、较传统的线性变量压差设定值控制更节能等优良的节能调控性能;基于最不利热力环路辨识的水系统变压差模糊控制方法中的管网模型和对水泵变压差设定值的预测结果是准确的,相平面最不利热力环路辨识结果也是准确的,更适于作为控制参考信息来实现水泵变频变压差设定值节能控制。本文的研究对进一步明晰空调水系统最不利热力环路的概念及其在空调系统节能调控中作为控制参考回路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实现空调水系统变压差设定值的优化重整、进一步实现空调水系统模糊智能控制和节能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开发的空调水系统水泵变频变压差设定值节能控制技术,对解决大型公共建筑空调水系统运行调节所需要的关键技术问题,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当前,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一步,对学生的成长与学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教学阶段,幼儿具有比较好玩的天性。为此教师在开展幼儿教学时,要善于灵活的使用手指游戏来开展教学活动,满足幼儿好玩的天性。手指游戏对幼儿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帮助,不仅仅能够有效的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还能够促进幼儿情感发展。为此教师在开展幼儿教学活动时要
期刊
近年来,随着军事探测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对隐身吸波材料的要求与日俱增,不仅要求吸波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而且还应满足“薄、宽、轻、强”的综合性能要求。石墨烯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特殊的微观结构、较低的比重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在雷达吸波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单一石墨烯吸波材料介电常数较大,不利于阻抗匹配,导致其吸波性能较差,将其与磁损耗型吸波材料复合可以有效改善电磁匹配特性,提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资源环境负面影响巨大。与传统建筑比较,发展绿色建筑是贯彻“四节一环保”理念,改善人居环境、降低建筑能耗、缓解能源问题和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有效途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作为建筑业新兴计算机辅助技术,已被认为是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绿色建筑与BIM结合尚处于起步阶段,针对绿色建筑中BIM应用价值
20世纪80至90年代,为了缓解爆炸式人口增长带来的居住问题,我国建设了大量的适应性住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住房出现了诸多问题,已逐渐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特别是对于老年居民,由于身体机能的不断衰弱,住区内陈旧的建筑环境给老人的生活带来重重阻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本研究着眼于老龄化背景下中国既有住区中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提升问题,采用生态系统理论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既有住区中影响老
底渣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后的产物,具有砂性材料类似的性质,可作为路基填料。论文以底渣和黏土的混合体——底渣混合土为研究对象,拟将其作为路基填料,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室内试验,得出了其强度变形特性。具体研究如下:对底渣进行了颗粒分析试验,得出了按颗粒组成分类底渣为砂类土,属于粗粒土,且级配不良。分别对不同混合比例(底渣黏土1:0,5:1,4:1,3:1,2:1,1:1,0:1)的底渣混合土进行重型
武汉市人民政府文件武政[2019]3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武汉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9年9月7日武汉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办好2021年国际《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根据国际《湿地公约》、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有关规定和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方案。一、工作目
期刊
我国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建构筑物结构和基础设施抗震防灾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又始终是土木工程不断解决新的挑战和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建筑结构预制装配化是我国建筑工业化、信息化乃至智能化的必由之路,其中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量大面广、结构体系创新与抗震性能提升是关键的科学技术问题。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是高层建筑结构的主要抗侧力体系,其预制装配构造连接与抗震性能成为制约装配式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的瓶颈。本文
学科大概念的研究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许多国家把学科大概念写进课程标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提出学科大概念,课程标准指出:“进一步精选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事实上,大概念教学理念并非只适合高中阶段,同样适宜于大学数学教学.目前,国内关于学科大概念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研究数学学科大概念及其
鱼雷锚一种适用于深海的新型锚固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和造价低廉等优势,包括锚尖、锚杆、锚翼和锚端等部分。鱼雷锚从海床上预设高度释放,依靠自重获得贯入初速度;贯入海床一定深度后,通过锚链按设计角度与浮式海洋平台连接,由锚-土界面摩擦、锚端端承力和锚尖反向端承力共同提供承载力。鱼雷锚锚尖形状影响贯入阻力和反向承载力。然而,鱼雷锚锚尖贯入阻力及抗拔承载力的理论研究仍相对不足。精准测量土体强度是研究
航空航天装备在装配过程中需要通过铆钉或螺栓将大量零件或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连接,为此需要预先在航空航天构件上进行制孔。航空航天构件装配制孔具有加工数量庞大、作业环境复杂等难点,尤其是我国新型号航空航天装备在研制或批产的过程中,面临难加工材料用量大、大直径大深度装配孔数量多、制孔质量要求高等难题,对制孔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现有的麻花钻钻孔结合扩孔、铰孔的传统制孔工艺由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已难以满足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