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金融市场竞争激烈,各家银行开始明显感受到传统业绩评价体系所受到的冲击,纷纷开始转变观念构建新的业绩评价体系。建设银行首次将经济增加值作为业绩评价主要指标引入银行业,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及效果。然而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后起及弱势的地位,因此在发展时不得不过分注重资产及负债规模的扩张以达到监管部门的各项准入要求以及社会地位的提升,业绩评价体系严重滞后,只注重存、贷款规模的扩张而忽视软性资产的价值。因此无论是在进行机构业绩评价或是资源分配的时候,城市商业银行往往将营销部门摆在首位甚至是将管理资源挪作营销使用,无形中降低了职能部门的地位,造成在运营过程中内控的失效,这也是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案件频发的主要原因。论文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主体,以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作为实施对象,借助案例银行的运营情况进行剖析,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业绩评价理论及实践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特点,探讨城市商业银行发展与管理的关系,确立其业绩评价体系及指标的构建方法和策略。论文在绪论和文献综述的理论铺垫下,结合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以XX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案例进行了如下的分析:一是根据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情况及特点,结合EVA以及平衡计分卡的理论提出了与其当下发展现状相适应的业绩评价方法。从财务、顾客、内部运营和学习及成长四个维度,详细的制定了业绩评价指标及体系方案。二是通过XX城市商业银行为例,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介绍并总结了其现行业绩评价的总体情况及发展问题,结合之前提出的城市商业银行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了XX城市商业银行的业绩评价体系改进方案。三是针对之前的陈述及分析总结了当下城市商业银行业绩评价体系构建及改进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对其在进行改进的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几个策略及要点进行了陈述。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目前城市商业银行高速发展中业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引入先进的管理理论及工具对其提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业绩评价体系构建及改进方案。同时,由于时间仓促、作者专业及理论知识的欠缺等客观因素,论文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在对财务指标分析时,缺乏具体数据支持及详细的专业性分析,指标的设定不够具体详细;二是由于偏重于实践经验,论文对理论的阐述及分析较为单一,专业度及深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