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宫腔粘连患者在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不同综合治疗措施的疗效及术后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并探讨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镜检查的时机,以期推广术后综合治疗措施的实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依据病史、临床症状、B超筛查、宫腔镜确诊的符合手术标准的患者102例,在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依据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法分为A、B、C三组:A组(节育器组)、B组(球囊+节育器组)、C组(球囊+节育器+定期宫腔镜检查组),三组年龄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术后均规律口服补佳乐+黄体酮行人工周期3个月促进子宫内膜的增长,A、B组术后第三个月行宫腔镜检查,C组术后2周首次复查宫腔镜,然后每次月经干净3-5天行宫腔镜检查,连续3月共计4次,观察宫腔形态同时尽早分离新生粘连带,随访三组术后3个月的月经恢复情况及宫腔镜检查结果,及C组术后4次宫腔镜检查情况。结果术后第三个月宫腔镜检查情况结果A组38例患者中23例治愈,7例有效,8例无效,有效率为78.9%,B组24例患者中19例治愈,4例有效,1例无效,有效率为95.8%。,C组40例患者中38治愈,2例有效,0例无效,有效率为100%,月经改善情况为A组38例患者中17例恢复正常,8例改善,13例无效,有效率为65.8%,B组24例患者中16例恢复正常,5例改善,3例无效,有效率为87.5%,C组40例患者中36例恢复正常,3例有效改善,1例无效,有效率为97.5%。行统计学分析C组宫腔形态恢复及月经情况改善均优于A、B组(P<0.05),行B组于C组之间比较(两者之间术后宫腔镜检查时机不同),C组宫腔形态及月经情况改善均明显优于B组(P<0.05)。C组40例患者术后2周始共计4次宫腔镜结果示,术后首次(术后两周)宫腔镜检查,25例治愈,10例有效,5例无效,有效率为87.5%,第二次检查28例治愈,10例有效,2例无效,有效率为95.0%,第三次检查31例治愈,8例有效,1例无效,有效率为97.5%,第四次检查38例治愈,2例有效,0例无效,有效率为100%,随术后宫腔镜检查次数增多,宫腔粘连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1、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球囊导管、医用几丁糖、节育器、口服雌孕激素、定期宫腔镜检查)对于恢复宫腔形态,防止再粘连,改善月经情况效果显著.2、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早期、规律行宫腔镜检查对恢复宫腔形态,防止再粘连,改善月经情况效果显著。